第334章 老朱父子论朝局!
此时,朝堂之上,不再是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思考。
朱柏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众臣的反应,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深知,变革之路,必定充满荆棘,但他有信心,能够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而这一切,就从今日的朝堂之上,拉开了序幕。
散朝后,朱柏径直回到养心殿。
殿内光线昏暗,檀香袅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
他挥手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太监王忠侍立一旁。
不多时,李景隆便被宣召入殿。
李景隆一进殿,便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朱柏端坐在龙椅上,面色严肃,眼神中却闪烁着一种莫名的光芒,令人捉摸不透。
他躬身行礼:“臣李景隆,参见殿下。”
“景隆,免礼。”朱柏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今日朝堂之上,你也看到了,浙东一派的官员对你此次的任命颇有微词。你可知,为何本王偏偏选中了你?”
李景隆略一沉吟,答道:“臣愚钝,不敢妄加揣测殿下圣意。”
朱柏起身,走到李景隆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景隆啊,你自幼熟读兵书,精通韬略,又深谙浙东民情,这浙东改革非你莫属。本王知道,你父亲曹国公位高权重,你本可以安稳度日,不必承担这改革的风险。但你却毅然决然地接受了这个挑战,这份勇气,本王十分欣赏。”
朱柏走到御案前,展开一幅浙东地图,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对李景隆说道:“你看,这浙东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本该是富庶之地,却因官场腐败,民生凋敝。本王要你做的,就是整顿吏治,清除贪腐,让浙东百姓过上好日子。”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景隆,你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本王相信,你一定能够胜任。”
李景隆望着地图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标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责任感。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重托!”
朱柏欣慰地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李景隆:“这枚玉佩,你贴身保管。见此玉佩,如见本王。”
李景隆双手接过玉佩,入手温润,触感细腻。
他将玉佩紧紧握在手中,感受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景隆,”朱柏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起来,“浙东之行,凶险万分,你要多加小心……”
朱柏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人心,他紧盯着李景隆,语气中带着一丝鼓励,也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景隆,改革之路,必然充满荆棘,会有许多人阻挠,会有许多声音质疑。但你要记住,你的背后,有本王。你无需畏惧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只要你所行之事,是为了百姓,为了大明,本王都会为你撑腰。”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敲击在李景隆的心头。
李景隆感受到朱柏身上散发出的强大气场,那是一种君临天下的自信和魄力,一种对改革势在必行的决心。
他抬起头,目光不再躲闪,直视着朱柏的双眼。
他看到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燃烧着熊熊的火焰,那是对未来的希望,是对国家的热爱,更是对他的信任。
他清晰地记得,父亲曾多次告诫他,伴君如伴虎,要小心谨慎,不可轻易表露心迹。
然而,面对眼前的朱柏,他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他心底的那股热血仿佛被彻底点燃,澎湃汹涌。
他紧紧握着手中的玉佩,冰凉的玉质传来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但胸腔内那颗躁动的心脏却难以安分。
他能够感受到朱柏话语中蕴含的期许和鼓励,那不仅仅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品格的信任。
“浙东的积弊已久,想要彻底根除,必然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那些官员,那些豪强,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必然会百般阻挠,甚至会不择手段。”朱柏继续说道,语气转为凝重,仿佛在提醒李景隆,即将面临的将会是何等的凶险。
殿内檀香的味道更加浓郁,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刺鼻。
李景隆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能感受到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紧张的气氛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但他没有退缩他必须勇敢地站出来,迎接这挑战。
“殿下,臣明白。”李景隆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臣绝不会辜负殿下的信任,定当将浙东的腐败连根拔起,还浙东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朱柏满意地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带着一丝欣慰和赞赏。
他再次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去吧,本王相信你。放手去做,不必有任何顾虑。”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李景隆的心更加坚定。
“臣……臣……”李景隆望着朱柏,嘴唇翕动,欲言又止。
“臣定不辱使命!”李景隆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语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昏暗的大殿。
朱柏上前一步,扶起李景隆,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有你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他朗声笑道,但笑容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渐渐西沉的夕阳,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落日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将他修长的身影拉得老长,仿佛一个孤独的巨人,默默地承受着千钧重担。
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檀香的烟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李景隆静静地站在一旁,感受着朱柏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淡淡的忧伤。
他知道,朱柏所图甚大,改革之路必然充满荆棘,但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艰难的道路。
“景隆,”朱柏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你可知,这条路,不好走啊……”他转过身,目光深邃地望着李景隆,仿佛要将他的灵魂看穿。
“浙东的改革,只是第一步。本王要做的,是改变整个大明,让大明更加繁荣富强,让百姓安居乐业……”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变成了喃喃自语。
李景隆心中一震,他从未见过朱柏如此脆弱的一面。
他一直以为,朱柏是无所不能的,是坚不可摧的。
但此刻,他却看到了朱柏内心深处的彷徨和无奈。
他突然明白,朱柏所承受的压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殿下……”李景隆刚想开口,却被朱柏抬手打断。
“你不必多说,本王心中有数。”朱柏深吸一口气,眼神再次变得坚定起来。
“去吧,准备一下,明日便启程前往浙东。”
李景隆再次躬身行礼:“臣告退。”他转身离去,脚步坚定而有力。
殿门缓缓关闭,将昏暗的大殿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朱柏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渐渐暗淡下来的天空,眼神复杂而深邃。
他轻轻地抚摸着手中的玉扳指,低声说道:“但愿,一切都能如我所愿……”
王忠轻手轻脚地走到朱柏身后,低声问道:“殿下,您……您没事吧?”
朱柏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望着窗外,夜色深沉,养心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朱柏略显疲惫的面容。
他缓缓踱步,玉扳指在他指间轻轻摩挲,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一下下敲击在他的心头。
窗外,寒风呼啸,树影婆娑,如同他此刻纷乱的思绪。
他深知自己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改革之路,这条路注定孤独,注定艰难。
一股悲壮之感油然而生,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独自掌舵,迎击风浪。
他闭上眼,眼前浮现出大明王朝繁荣昌盛的景象:商贾云集,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兵强马壮……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盛世,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
想到这里,他眼中的迷茫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坚定和希望。
他仿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心中充满了憧憬。
然而浙东改革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那些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绝不会轻易妥协。
他们会想方设法地阻挠他,甚至会不择手段地打击他。
他知道,这场改革,将是一场硬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他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棋盘之上,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
“殿下,”王忠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夜深了,您该歇息了。”
朱柏没有回答,只是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任凭冷风吹拂在他的脸上。
他望着漆黑的夜空,深邃的眸子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寒风带来的刺骨的凉意,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熊熊的火焰。
他知道,前路未卜,但他绝不会退缩。
突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的宁静。
朱柏微微侧耳倾听,随即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来,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
“父皇……”
夜色渐浓,月光如水,洒在御花园的青石小径上,映出斑驳的树影。
朱元璋的心事重重,缓步走出了乾清宫,朱柏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
两人沿着青石小径,默默地走了一段路,周围的寂静仿佛被夜色浸透,只听见轻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父皇,您为何如此忧虑?”朱柏的声音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他看着朱元璋紧锁的眉头,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朱元璋叹了口气,停下脚步,抬眼望向夜空中的明月,仿佛在寻找答案。
月光下的他,显得格外苍老和疲惫。
他转过身,看着朱柏,眼中带着一丝深沉的忧虑。
“柏儿,你可知朕为何忧虑?”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几分沧桑,“这些年来,朝局动荡,利益集团盘根错节,尤其是浙东集团,他们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朕难以掌控。”
朱柏心中一凛,他知道父皇所言非虚。
浙东集团自洪武初年便逐渐壮大,如今已经成为了朝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尤其是那些文武官员之间的勾结,更是令人头痛。
“父皇,孩儿明白。”朱柏沉声道,“浙东集团的问题,确实棘手。但孩儿认为,帝王之术在于制衡,而非一味压制。我们可以通过分化、拉拢、甚至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步削弱其势力。”
朱元璋闻言,他微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浙东集团的根基已经扎得很深,如何分化,又如何拉拢,这需要高明的手段和精准的判断。”
“孩儿以为,首先要找到关键人物,如解缙、叶琛等文官,他们是浙东集团中的智囊,如果我们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便能够为我所用。”朱柏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次,要在武将中找到可以信任的人,比如蓝玉、冯胜,他们的忠诚和能力都是值得信赖的。通过这些人,我们可以逐步瓦解浙东集团的内部凝聚力。”
朱元璋听后,心中大为欣慰。
他抬头望着月色,脸上露出一丝淡然的笑容。
朱柏的分析条理清晰,思路明确,这让他对未来的局势多了一份信心。
“柏儿,你此言甚合朕意。”朱元璋轻轻拍了拍朱柏的肩膀,“朝局动荡确实让人忧虑,但有你这样的明智之臣,朕心中多了一份安心。”
朱柏微微一笑,抬眼望向父皇,他心中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面对未来的挑战,他绝不会退缩。
“父皇,孩儿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朱柏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孩儿有信心,能够控制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