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一斤粮食 不同心态
几日后,顺阳城。
黄崇入帐禀报:“陛下,徐达将军派人传讯,说襄阳的司马懿带着一万精兵前往长坂坡,其意在当阳。”
“当阳只有五千士卒,徐达将军问是否需要他分出一些人马前往襄阳,给司马懿制造压力,以解子龙老将军之围?”
刘禅闻言一愣,思忖片刻后,开口说道:“告诉徐达,不必分兵前往襄阳,让他替朕守好均县即可。”
“司马懿区区万人,就敢驻军长板坡,图谋当阳,真是痴人说梦!”
刘禅轻轻一笑,又道:
“朕的四叔,在长坂坡就是无敌的,当年朕亲眼所见,这就如同一种叫“剑魔”的生物,他于河道上作战是无敌的。”
“呃…陛下,何谓…剑魔?”黄崇不解道。
刘禅摆了摆手:“这个你就不用知道了,传讯去吧。”
“喏。”
……
长安城,雍州刺史府。
这天蒋琬从凉州回都。
宋濂便拉着严嵩和蒋琬,火急火燎的来到刺史府门前,求见狄仁杰。
狄仁杰如今是大汉镇北大都督,御史大夫、雍州刺史、录尚书事,其权势可以说是刘禅诸葛亮之下的第三人。
……
刺史府门前。
“呦,三位大人,今日是什么风把三位一起吹来了?”狄仁杰爽朗笑着,拱手相迎。
宋濂上前一步,神色急切,伸手拉住狄仁杰的胳膊,说道:“狄大人,先进去说,先进去说……”
见状,狄仁杰侧身将三人让进府中,引至会客厅。
待众人落座,下人奉茶退下后,狄仁杰看向宋濂,笑问道:“宋大人,何事如此着急?”
宋濂喝了口茶,稳了稳心神,开口道:“狄大人,关于陛下主张推行的教育新政之事,大人可知晓?”
闻言,狄仁杰捋捋胡须,徐徐言道:“哦…这事啊,本督如今录尚书事,对于此事,自然是知晓……”
“前益州刺史李严内侄李苟安,日前在押运粮草的过程中,恶意拖延时间,致使我南阳十数万大军险陷绝境之中,陛下盛怒之下,将李严一干人等打入诏狱,永生监禁……”
“总而言之,陛下想改变如今的教育体系,意在百姓中普及教育,让底层百姓,能有读书、明理、做官的机会,往后朝廷的官员,不限于只任用世家之人。”
宋濂听完,重重地将茶杯往桌上一放,发出“砰”的一声脆响,脸上满是愤懑与急切:
“狄大人,你既知道此事,那你也应该明白,此事万万不可实行啊!”
“天子与世家共治天下,传承多年,早已根深蒂固,陛下此举,看似是为了底层百姓谋福祉,实则是在动摇国之根基……”
狄仁杰没有说话,轻轻颔首,示意他们继续说。
宋濂见状,朝蒋琬使了个眼神。
蒋琬神色凝重,语气诚恳,开口道:“狄大人,不妨想想,这小民百姓,他们的职责是什么?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国家提供粮食赋税,稳固民生根本,这是他们的职责……”
“小民百姓世世代代便与泥土相伴,为了温饱而忙忙碌碌,如此循环反复,才得以使国家稳定,若让他们分出精力去钻研那些诗书经义……”
“在下认为,于国家不利。”
狄仁杰轻轻浅尝一口茶水,然后放下茶杯,说道:“蒋大人的意思,小民百姓若拥有了读书的机会,会影响国家的稳定?”
蒋琬闻言,向前倾身,语气中满是忧虑:“狄大人,何止是影响稳定!陛下的书信,下官解析许久,陛下言语中无不透着是想要开启民智啊!”
“非我等世家之人害怕陛下触及利益,实在是强行开启民智乃是危害天下,自毁长城之举啊!”
开启民智!
听到这四个字,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严嵩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狄仁杰也同样收起笑意,正色道:“那请蒋大人分析一下,为何不可开启民智?”
蒋琬站起身,拱手道:“敢问狄大人,凭我大汉如今的所拥财富,是否可使所有小民百姓都能拥有我等几人所拥有的资源?”
“自然是不行,莫说我等几人了,只凭时下的资源,哪怕只让天下百姓都过上普通县丞的生活,这都是不可能的。”狄仁杰摇了摇头道。
“大人言之有理,事…就是如此。”蒋琬松了一口气,又道:“既无法让小民百姓人人都过上如同官吏一般的生活,又要强行开启民智,大人可知这样做的后果?”
狄仁杰微微眯眼,道:“你且直说。”
蒋琬深吸了一口气,答道:
“如此做法,导致的后果便是:待民智完全开启,百姓的“心”将再也得不到满足,从而极有可能做出一系列危害社稷的举动!”
蒋琬说完后,堂内鸦雀无声,几人都在低头沉思。
见狄仁杰不语,宋濂也起身道:
“狄大人可知,一年前陛下在巴西时所作的一首诗?”
“何诗?”狄仁杰目光一凝。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宋濂接着说道:“狄大人以为,以时下情况,官府若给小民百姓发放一斤粮食,百姓会如何?”
狄仁杰还是不语。
严嵩接话道:“百姓会感恩戴德,叩谢皇恩,人心可用。”
宋濂点头,然后说道:“若百姓充分理解了这句诗的含义后,官府同样给百姓发放一斤粮食,百姓又会如何?”
严嵩继续接话:“百姓一旦理解了这句诗的含义,便会知晓世间贫富差距如此悬殊,心中难免会生出不平与怨愤……”
宋濂打断道:“道理没错,但本官问的是,同样发放一斤粮食,百姓的心态会有何区别?”
严嵩叹了口气,接着道:
“同样发放一斤粮食,若是开启民智后,百姓将不会再感恩戴德,反而会觉得这远远不够……”
“他们会质问,为何朱门之中酒肉堆积发臭?自己凭什么辛勤一辈子,却只能勉强糊口,而那些官老爷,并不需要多辛劳,便可得到他们永远无法获取的财富。”
“接着,百姓会质疑朝廷的分配不公,幻想所有官员皆贪污腐化,进而对朝廷,对陛下,产生不满与抵触情绪,引发社稷动荡……”
“正是如此!”
宋濂一挥衣袖,坦然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