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一个字,拓,罗轼的思考

  大乾帝国。

  此时。

  大乾的人还丝毫不清楚,皇帝已经从太阳帝国跑去了埃及。

  然后爆杀魔族。

  甚至得到了埃及女皇的青睐。

  此时的大内阁已经在着手准备秋收的相关事宜。

  倒也是熟能生巧,并不会生出什么事端来。

  而随着秋天的到来。

  感悲伤秋的家伙就多了起来。

  有宰相感慨:“说来这一年还是颇为平和的。”

  “是啊。没有什么战争,这正是我等文人所追求的安宁的社会呀。”另外一个宰相说道。

  而在大内阁的日常讨论中。

  罗轼眼神平静。

  虽然他打算在大乾推出一系列堪称优秀改革的行动,但完事急不得。

  先等上那么一等。

  等到明年和杨家的杨元华联姻后,杨家就已经确定成为他的靠山之一。

  之后再着手对欧阳家动手。

  欧阳家实力不咋地,但唯独钱很多。

  现在,罗轼都在思考,当初父皇赠予欧阳家暴利产业,后来又收回,这是不是在给他留钱袋子?

  欧阳家现在就像是个不倒翁。

  推一下,就摇摇晃晃的,掉出许多的钱来。

  而在罗轼的打算里。

  获得了足够的启动资金,也算是杀鸡儆猴,确定自己的权威地位后。

  才是他展开一系列改革的最佳时机。

  在此之前。

  都显得太急。

  欲速则不达。

  这个道理,罗轼还是懂的。

  而如今也是到了一年的末尾了。

  虽然大内阁之后会出细致的报告,但罗轼自己也会进行总结。

  也只有没有足够思考能力的家伙才会什么都以他人的资料为准。

  他人的资料,从来都只是起到一个参考作用。

  所以,哪怕大内阁报告没有出来,罗轼也需要自己对整个大乾有一个了解。

  今年是他监国的第一年。

  父皇罗林这一整年基本上就没有在大乾里呆。

  到处跑。

  而罗轼则是实质上的拥有了皇帝的权力……

  或许可以称为副皇帝?

  总之。

  罗轼今年一整年,前所未有的高参与了政事。

  大乾之事,事无巨细,全部了然于胸。

  罗轼能够很明显的感到大方向的变化,落在了一个字上面。

  那就是“拓”。

  开拓。

  边荒地区要拓。

  诸多产业要拓。

  大把大把的东西要拓。

  眼光不能够就限死在了沿海圈了。

  江南地区经济缓慢增长,但那算坏事吗?那些资金除了流向海外的之外,大部分还是流到了周围的地区,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江南发展遇到了瓶颈,倒也不算是完全的坏事。

  最重要的是,边荒地区自从大乾收入到手后,总算是开始了有气势的发展。

  现在大乾就像是一条神龙,盘踞在大陆上。

  但是边荒地区就像是神龙身上的肥肉,虚得很。

  江南一带何其繁荣,几个重镇加起来就是几十万人口。

  而整个西域加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多人。整个边荒地区加起来是三百多万的人口。

  边荒地区提供的税收不如江南的几个镇。

  此时,正是需要慢慢耕耘。

  以后那边的边荒地区,必然带给大乾庞大的收益。

  这种变化对于大乾来说是长久性的,对于边荒地区当地,则是前所未有的巨变。

  提到巨变。

  又不得不提到房地产。

  房地产,前所未有的将地和经济高度绑定在一起,形成了经济循环。

  继而让平民百姓的生活发现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罗轼对此非常关注。

  他没有开玩笑。

  在房地产出现之前,老百姓对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可能要好几年的时间,才会说“哪里有人要兴建一座铺子”。

  就算有,也和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

  或者说,和大部分的老百姓没有关系。

  因为房地产出现之前的土地交易,基本上是世家和世家之间的交易。

  就算是有好处,那也是世家吃到的。

  而在房地产出现后。

  百姓们惊讶的发现,他们的地皮值钱了!

  官府要买,而且是给很多很多钱!

  周围的生活环境、公共设施。

  诸如医馆、学校、商场、菜市场、精怪市场等建筑。

  那根本就不是几年才出一个的程度。

  那直接就是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入目所见全都是在搞拆迁搞新修,一大堆建筑,一起开始修!

  有亲戚回来探亲,人都傻了,完全认不出之前是怎样的。

  生活环境的变化,说是一天一个样子,都不为过。

  罗轼也深切的明白了一个道理。

  当皇帝,当官员,可能更多的注意点会在“一统六国”这样的千秋霸业上。

  但是平民百姓,绝对是要更加关注生活环境的变化。

  他们首先是希望能吃饱,有地方住,有衣服穿。

  温饱和住所,这是必备的。

  然后是生活质量的提升。

  学校这些。

  罗轼很关注贷款出问题,然后被逼死的一些案件。

  他看到很多的案件,都是贷款去买学区房。

  还真的就是拼了老命,要把孩子送到学校里读书。

  换而言之,在当前人的心中。

  再苦不能苦孩子。

  在保证了温饱之后,紧衣缩食都要送孩子去读书,想要改变人生。

  “未来……”

  “科举的人数一定会大幅度的增加。”

  罗轼思索着。

  然后在心中的小本本里记下这一笔。

  房地产对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经济所形成的重大影响。

  罗轼会持续关注。

  甚至于,他会把这个东西当做一个“大敌”来去看待。

  父皇离开大乾的时候,把四周都打服了。

  连异族都得趴着。

  所以,罗轼不需要太担心外患的事情,他的重心需要放在内忧上。

  房地产是连父皇那样的神人,都觉得要“谨慎对待”的存在。

  罗轼自然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呼……”

  要想的事情很多。

  罗轼已经感受到了,身为一个有为的皇帝,需要日日思考。

  这难度绝对不低。

  “这就是父皇的感受吗?”

  “父皇时常闭着眼假寐,那就是在想事情吧。”

  “专注的想完了事情,再去后宫玩乐。”

  “我还远远不如啊……”

  罗轼思索着。

  以后他也要像是父皇那样,先想完事情,再去玩乐。

  一码归一码,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