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上报吧

  然后,乌桓大王笑了。

  “既然如此,我这个老头子,就不管了。小侯爷可以去报功了。给我几亩薄田就行了。”

  洒脱是洒脱,但是免不了的有几分没落。

  卫致点点头:

  “放心吧,赫连兀术,我一定会跟朝廷,跟殿下说清楚事情经过的,绝不贪功!”

  这是卫致第一次叫乌桓大王的名字。

  这是对一个王者的尊敬。

  赫连兀术也就是乌桓大王,呵呵的笑着:

  “老了,老了,要功劳有何用?”

  想着自己的乌桓部落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到现在彻底并入大汉,

  赫连兀术心中有些复杂。乌桓是什么人呢?

  其实就是东胡人。

  秦末汉初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

  分别形成了鲜卑人与乌桓人。

  注:乌桓山就是现在的大兴安岭中部的东西罕山。

  所以他们跟鲜卑其实是祖先都是东胡人,与鲜卑厮杀,就是兄弟相残。

  从当年被匈奴逼着进贡马匹,皮毛,牲畜开始,乌桓人就一直被匈奴支配。

  说起来是个大部落,但是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受到压迫的存在,直到现在被大汉收编,也许这是件好事儿吧。

  好歹汉人从现在看起来对乌桓人是真的好。,

  帮助乌桓人安家立业,帮助乌桓人活的更好。

  就算是需要毛皮,马匹,牲畜,大汉也是想到的是交易,而不是抢,也不是进贡。

  所以赫连兀术觉得,汉人这么想也不是那么的讨厌了。

  和平演变就这么发生了,赫连兀术真的放权了。

  当卫致与王睿的战报送到刘进的案头之时,刘进还很意外。

  没想到大舅哥跟自己的兄弟居然干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想想就觉得有意思啊。

  自己本来是让他们去那里稳定地区的,让乌桓鲜卑不再捣乱,没想到居然整出来了这个。

  两人给乌桓和鲜卑给收拾了。

  桑弘羊刚刚汇报完长安的城建工作,看到刘进笑了,露出好奇的神色。

  刘进也不藏着:

  “瞧瞧吧。”

  递给了桑弘羊汇报的文书。

  桑弘羊接过去认真的看着,良久以后才感叹:

  “谁能想到当初那个长安视财如命的小胖子居然干出了这样的大事儿啊。”

  “看到这一幕,即使是卫青大将军在世,也可以欣慰了。”

  刘进听完忍俊不禁:

  “哈哈,桑相啊,本宫觉得你这话里有话啊,我当初还是长安小霸王呢?”

  哎呦,一听这话,桑弘羊顿时就坐不住了。

  赶忙道:

  “太子殿下是千古奇才,那是从小就露出峥嵘的。”

  哈哈!

  君臣二人自吹自擂,那叫一个相得益彰啊。

  过了好一会儿,刘进才开始说正事儿:

  “桑相,这样吧,你给卫致和王睿下旨,迁乌桓人到上谷,渔阳,辽东,右北平四郡,设置乌桓校尉专管乌桓入汉一应事宜,这个乌桓校尉就让卫致当吧,王睿还是充当卫致的副手。”

  “另外,那个赫连兀术听卫致的意思是个有能耐的家伙啊,把他调长安来,我看看啥样的。看看能不能重用,如果可以,没准咱们大汉又会出一个金日磾呢。”

  桑弘羊一一记下。

  这都是小事儿,仅仅是两个小部落罢了。

  “对了,看看各地的宗室都来了没有,这个宗室大会也要开始了,如果都到了,择日就通知一下,最迟不得超过半个月。”筆蒾樓

  桑弘羊点头。

  “殿下,跟卫致的上书一起来的,还有一封,您要不要看看?”

  刘进轻哦了一声。

  这是有事儿呗?

  桑弘羊掏出一个小册子,递给了刘进。

  刘进看到这个小册子的时候都被气笑了。

  “好啊,这活干的真漂亮啊,告诉卫致,自己弄出来的烂摊子自己去收拾,算了,让刺奴过去,帮帮卫致。”

  桑弘羊一副早就猜到的模样,点头道。

  “诺!”

  这事儿也是早上刚刚上报来的,是朝鲜的求援书,当然这是在朝鲜的汉官的求援书。

  虽然汉人厉害,可对于朝鲜的掌控其实也不咋的,就只有几千人。

  苦寒之地,放这么多人已经很给面子了。

  但是谁能想到,突然冒出来了一堆强敌。

  调查才发现,原来是被卫致整走了的鲜卑人,这事儿整的真是不美妙了。

  合着你卫致把自己的地盘弄得干干净净,给敌人给弄别人那里去了是吧。

  也不怪刘进气笑了。

  不过刘进也知道,这不是卫致的错,他也控制不了鲜卑人往哪里跑啊。

  所以才让刺奴过去帮帮他。

  不过,即使如此,也需要告诫一番,不然该翘尾巴了。

  刺奴也是当了城门校尉好一阵了,放出去也能再升一升了。

  “行了,就这么招吧,真能给本宫找事儿。”

  桑弘羊也是苦笑。

  谁也想不到不是。

  “宗室开会的事宜已经准备妥当了,就差一些地处偏远的宗室了,看看要不让宗正先自己组织一下?”

  桑弘羊想的是先透透消息,有个缓冲。

  刘进想了一下,这么做好像也对,也就同意了。

  “对了,郑桥出海了,现在有消息吗?”

  桑弘羊摇摇头。

  刘进脸上露出担忧,但是又无可奈何。

  “好吧,及时关注一下吧。”

  “另外,城建工作差不多了吧?”

  桑弘羊想了想:

  “还差一点。”

  但是这一点,是多少他也没说。

  这就是老油条。

  “差不多了的话,抽调一部分人可以去把皇宫修缮一下,另外父皇的陵寝还有爷爷的陵寝都给修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当然不可劳民伤财!”

  “这事儿不必跟他们汇报。”

  说实话的,帝王的陵寝确实很重要,很多皇帝上任第一件事儿就是修建陵寝。

  “知道了殿下。”

  “田千秋最近忙什么呢”

  刘进又问道田千秋,桑弘羊一听这是另有安排啊。

  赶忙说道:

  “田千秋还在忙扩建的事情,不过基本上已经完成了,随时可以听殿下的吩咐。”

  刘进就喜欢这样的聪明人,自己刚刚说了一点,人家就明白啥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