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猜对了,加更一章

  南宫看着刘进的表情,其实就知道这个侄孙不是庸才了。

  欣慰,懊恼,喜爱,各种情绪都出现在了南宫的脸上。

  但想到且曼正在被围困。

  还是压下了各种情绪:

  “进儿,你未来会是一个好皇帝,吾的弟弟眼光还是这么的毒辣。”

  是啊,南宫说得没错,她的那个弟弟,刘彻,虽小时候顽劣,但是当上皇帝以后,表现出的谋略,胆识,用人看人都是极高的水平的。

  一生之中,任用了不知道多少能臣名将。

  卫青霍去病更是把匈奴打的四散而逃。

  哪个朝代没有能人?天才少见吗?

  少见,确实少见,但六千万的国民基础之中总会有不少天才涌现出来。

  当权者能不能用,会不会用,那是另一回事。

  好的君王会用人,就比如刘彻,他就认为大汉人才有的是,你能干就干,不能干马上换了你。

  最关键他确实能发现每个人的长处,知人善用。

  应了那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南宫说完此言,轻轻的道:

  “放了且曼,吾劝说且曼远走,去极西之地为匈奴谋生存,保证匈奴百年不再出现在大汉境内。”

  南宫下了血本了。

  刘进也愣住了。

  他想到了南宫的要求,但是没想到这个,不愧是能把单于之位当做玩具的人物,眼光毒辣!

  确实厉害。

  这话说进刘进的心里。

  他从未想过可以彻底消灭这些匈奴,对匈奴只有两条路可以做。

  一是彻底的亡族灭种,但是这个太难。

  匈奴不是大宛,大宛有固定的城池,虽是外族,但是生活比较稳定,打败大宛很简单,只要强过他就可以。

  西域三十六国更不用说,只要控制他们的城池,基本上就算是统治了。

  但是匈奴不行。

  匈奴是游牧民族,你不知道在这偌大的北海哪个犄角旮旯里就会有一个匈奴部落,甚至就算是你知道了,人家没准收到消息就跑了。

  想彻底的消灭匈奴,在这个没有卫星gps的时代,真的很难,甚至可以说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另一个方法就是同化,可同化这个就更难了。

  同化的基础是大汉要把城池挪到这里,慢慢的收拢这些匈奴人,可现在的大汉生产力和运输能力不足以支撑这个计划。

  所以为了不让匈奴成为边患,赶走他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南宫公主提出的这个条件正好是刘进的想法。

  两人商量了许久,终于达成了条件。

  匈奴远遁极西之地,刘进放过且曼,给匈奴一条生路。

  谈完这些气氛也恢复了不少,两人开始聊着这些年的事情,一个说在大汉的见闻,主要围绕着的是刘彻的一些趣事,让南宫频频的点头。

  对自己的弟弟,他从小就疼爱的。

  而南宫则是说一些在匈奴的见闻,包括了许多的密辛。

  相谈甚欢。

  一转眼就到了中午。

  刘进看着时候不早小心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姑奶奶,您年事已高了,和进儿回长安吧,也是时候享受天伦之乐了,如果爷爷知道姑奶奶还活着,得多高兴啊,进儿都能想到您二位见面的盛况了。”

  说完,南宫公主笑意渐渐的从脸上消失了。

  刚刚和刘进说这些趣事的时候,是她这几十年来最开心的时候,尤其是听着母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弟弟的雄才大略,更是神采奕奕。

  只是当听到刘进的话的时候,她知道这样的快乐时光就要无了。

  叹口气对着刘进道:

  “算了吧,进儿你把吾的心情转达给你爷爷就好了,有些东西还是留在记忆里最美好。”

  虽早有预感,但刘进还是急忙道:

  “姑奶奶,您就听我的吧,爷爷真的十分想您啊,大汉的百姓也想您啊。”

  南宫宫主神色复杂,只是轻轻的摇头:

  “进儿啊,姑奶奶看好你,你必定会成为一代明君的,大汉有你们就够了,吾只不过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妪,就算是回了长安又能怎么样呢?”

  刘进还想劝说,只是南宫宫主举起酒杯对着刘进说道:

  “进儿,也许你不知道,吾曾经是大汉的公主,可后来嫁到匈奴,其实无论是军臣单于还是伊稚斜单于对吾都十分的尊重,那些匈奴的百姓对吾更是尊敬有加,他们也有自己可爱的一面。”

  “这样说你可能是会觉得吾愧对了大汉公主的称号,但是这些匈奴人确实也把吾当成了家人,长者,身为他们的长者,家人这时候吾虽然已帮不上什么忙了,可也不能离他们而去。”

  “吾,不仅是大汉的公主,更是匈奴的阏氏啊。”

  说到最后南宫宫主的眼里已经泛出了泪花。

  举着酒杯的手都有些颤抖。

  刘进也端起酒杯,听着南宫公主的自述,心下感慨万分。

  他理解这种情绪。

  匈奴对南宫来说已经成为了第二故乡。

  她在大汉十几年,在匈奴可是几十年啊。

  能保留对大汉的追忆,没有产生怨恨,已经不错,怎么敢再去苛责?

  “孤以大汉继承人的身份承诺,您永远是大汉的公主。”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杯中紫金酿一饮而尽。

  南宫听到这句话,哭了,也笑了。

  十分洒脱的擦掉了自己的泪水,轻轻的抚摸了一下刘进的头顶。

  转身就走了。

  这一刻,刘进好像看到了南宫心中的心结打开了。

  大汉公主的风采和匈奴阏氏的霸气都藏在了这洒脱的身影之中。

  日落西山,夕阳西下。

  且曼走出了汉军的包围圈,南宫面带笑意,孤身在汉军之外等着。

  且曼带着匈奴仅存的百余人,恭恭敬的对着南宫行礼。

  南宫扶起来且曼只说了两个字:

  “走吧。”

  且曼满脸的羞愧:“孙儿愧对祖母的期望,孙儿败了。”

  南宫只是轻轻一笑:

  “输给他,你不丢人!”

  “走吧,去极西之地,那里将是匈奴的归宿。”

  且曼看着并没有苛责自己的祖母,心中大定,坚定的道:

  “祖母放心,大匈奴的勇士,不怕困难,即使是极西之地也要闯荡出一番天地出来。”

  南宫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回头看了一眼汉军。

  可能这是最后一眼。

  汉军队伍里,刘进看着南宫的背影打开了在羊皮纸上自己用素描手法画出来的人像,塞到怀里,翻身下马,双手举过头顶躬身高喊道:

  “恭送大汉南宫公主!”

  李陵等人都傻眼了,从未想到这是南宫宫主。

  急忙随着刘进的动作喊道:

  “恭送大汉南宫公主!”

  随着军士们反应过来高声的喝喊,这句恭送大汉南宫公主传入了背身走着的南宫的耳朵里。

  瞬间,泪如雨下,泪洒草原。

  依稀好像是看到了自己出嫁之日,父皇和弟弟在长安城最高处看着自己时的情形。

  又好像是看到了母亲和舅舅那声保重。

  失去亲人几十年的南宫在这一刻重新找到了亲人。

  这一声恭送,南宫几十年的愤懑都消散于天地了,从此以后,天涯海角不嫌远,脚步都轻松了许多。

  好像又回到了少女时代。

  嘴角的眼泪再不是苦涩,而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