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李广利的善意

  温存总是短暂的,刘进只是在太孙府住了两三天,便率领早就准备妥当的新军出征了。

  新军,顾名思义,是按照之前刘进想法训练的军队。

  之前的第一支新军在西域没有回来。

  现在这支是第二支。

  只是现在都是以新军冠名,刘进更是连称号都没有给。

  因为不经过战斗洗礼,给他再牛的称号又如何?

  照样是垃圾。

  只有经历了战火,浴火重生,才有资格受到称号。

  新军是复合兵种,不单单是骑兵,也不单单是步兵,而是多兵种组合。

  前有战车,后有弩兵,两翼更有盾兵,新式杀虏刀的刀手,还有护卫在盾牌兵身旁的长矛手。

  所用长矛,皆是工坊里的大匠精心打造带有菱角倒刺的长矛,虽说还是矛,但威力何止增加了一点。

  枪杆更是用成材的白蜡杆,经过阴干,泡油等多种处理方式处理过的,保证坚韧好用。

  杀虏刀更不用说了,谁人不知用新式钢材制作的杀虏刀之利。

  战车兵之间除了常规配置,更有精钢锻造的锁链,战时面对敌人骑兵的冲击,可以有效的抵挡住,给后面弓弩手足够的射击时间,也给战车上手持长矛的战士刺出的时间。

  这些都是为了匈奴赖以骄傲的骑兵所准备的。

  至于步兵?不好意思,大汉科技在此,当世无敌。

  长安城外十里处,一座矮山边上。

  两万的新军和三千羽林郎官肃立。

  刘进骑着战马,等待着。

  从长安城里,出来一队人马。

  赫然是李广利。

  李广利一身戎装,将近一米八的身材,魁梧异常,倒是像是一位将军。

  “吁!”

  一行大概千人左右,个个看起来都是精锐,身上穿的不是大汉制式盔甲,而是统一的武士服。

  不过看其精气神,很不错。

  刘进好奇,开拔之前,就收到了李广利来人传信,说要送行。

  抱着给老丈人一个面子的心理,刘进在没有影响开拔的情况下等了一下。

  所幸李广利倒是准时。

  “李将军,是为孤送行?”

  刘进很给面子,拱手道。

  一身黑漆漆的盔甲,如果放到军队里倒是不显眼,但是站在这个位置上,就很显眼了。

  这身盔甲,是陈大兄弟两个精心制作的,不仅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重量不会太沉,但又能保证安全性能。

  赫然就是锁子甲。

  费时费力的锁子甲,刚拿来的时候那叫一个亮啊,刘进看着就牙疼,没办法,只好让陈大重新弄了一下,变成了黑漆漆的样子。

  战场上穿金甲亮甲的,他怕不是嫌命长了。

  在战场上就是活靶子。

  李广利一身戎装,翻身下马,行了一个军礼。

  “太孙殿下,恕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刘进倒是不在意。

  “多礼了,李将军。战事随时都可能爆发,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

  李广利也不含糊直接指着后面的骑士们道:

  “殿下,看老臣后面的部曲如何?”

  脸上骄傲之色,溢于言表。

  刘进哭笑不得,李广利总不会是来跟自己炫耀的吧?

  虽然现在二人关系已经缓和了不少,但是也不能老夫聊发少年狂来找自己炫耀一番吧?

  “精锐。”

  刘进赞叹了一句。

  古代的精兵很容易看出来,精气神。弓马娴熟,令行禁止。

  高顺的陷阵营为何出名?就是简单的几个方面,令行禁止,装备精良,虽传说是八百,(当然可多也可少,不可考证。别杠。)

  但是碾压起来各路小诸侯的农民军是玩一样。

  而李广利这千人骑士部曲,虽未着甲,可精气神和体型,以及李广利仅仅一挥手,就知道用多大的速度来减速,稳稳的停在自己的面前。

  精锐无疑。

  李广利听到刘进的赞赏,露出一股子骄傲。

  “送与殿下!”

  四个字,让刘进大吃一惊。

  “李将军这是何意?”

  送给自己?开什么玩笑,私人部曲养起来可不容易,这千人就算是以李广利也是极限了,没准就是全部了。

  全都给自己,李家势力缩水一半。

  李广利笑了笑没说什么,只是对着刘进道:

  “殿下,我侄子你也见过,此行还请殿下照顾。”

  指着一个小将道。

  刘进顺着看过去,倒是一副好皮囊,之前与自己对阵过的就是他。

  李家二郎。

  李师月的弟弟,不过是叔伯的。

  刘进不说话,等着李广利说。

  他有点摸不准李广利今天是什么意思了。

  “殿下,好好照顾我闺女,老臣等着殿下凯旋。”

  李广利似乎有点落寞的感觉,行了一礼转身上马朝着长安方向回去了。

  刘进一愣。李广利是彻底的放下了?

  把自己最重要的力量交给了自己,又把侄子送过来,还说好好照顾李师月,真的放下了?

  众目睽睽之下,刘进不做表示肯定是不行。

  对着李广利喊了一声:

  “老岳父保重身体,等孤给你带个匈奴胭脂回来。”

  哐当!

  李广利本来苦心酝酿的深情气氛瞬间没了,李广利差点从奔跑的战马上掉下来。

  这混小子。

  李广利服软了,他不得不服软,自刘进成为太孙的一刻,开始自己的外甥就没有登上皇位的可能了。

  后来李师月又嫁给了刘进。

  再加上,各种政令出来,又有陈留的血案在前,太孙的手段刘进用的淋漓尽致。

  李广利说实话,怕了。

  这才找了个由头,交出自己的私人部曲,服软了。

  也算是给女儿一个交代。

  无数的军士,听到刘进的话,哈哈大笑。

  一行人又增加了一千人。

  好在还没有彻底的离开长安呢,差人去武库提了一些装备,慢慢地赶路。

  由于是步卒多,所以行军并不是很快。

  一个多月才到了玉门关。

  高大耸立的玉门关,大门洞开,有着大概几百人在门口等待。

  来往的商队,全都让路。

  几万大军过关的场景他们见过,最好不要惹这些士兵,不然很可能会丢掉性命。

  刘进也不急,此时不过七月(按公历来说大概八九月份的天气状况),仗不可能现在打起来。

  天气太热,匈奴也是人,也扛不住这样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