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老朱:你李善长也不能毫发无伤!

李善长非常惶恐?

这倒是出乎苏尘意料之外。

“这么说,老朱真的会对付淮西人了……”

他忍不住喃喃自语。

毕竟,

淮西将校在各藩王驻地,煽动的是兵变啊!虽然是为了对付朱棣这个更大的危险,但几十万兵丁不听朝廷调遣,反而认那些旧将,换了谁当皇帝也是忍受不了的。

在老朱一边,藩王毕竟是肉烂在锅里,淮西人就不同了,那就是威柄转移啊,老朱又怎么睡得着?

而李善长之前半推半就,也拱了一把火,让燕王裹挟藩王更容易了,也在天下掀起了一波舆论。老朱自然也不爽。

更重要的是——

李善长也是淮西人!

他现在不立即去请罪,老朱说不定也不会放过他。

毕竟,

对付他苏尘,也不是非李善长不可!

“老狐狸啊……”

苏尘笑了笑,当即发出命令——

【常威小组听令:立即把蓝玉派去的那些将校,还留在各省的,立即送到双屿岛!不愿去的,听便!】

从汇报来看,鸡鸣寺那些将校,也不全都死心塌地,有些人在这次行动中,重新换发热血,又憧憬荣华富贵了,于是就没有回来。

对这些人,苏尘觉得做到仁至义尽就可以了,最终的去留,最终的生死,就交给他们自己决定了。

接着是第二条命令——

【雨化田听令:立即将之前掌握的李善长党羽煽动谣言的证据,听过锦衣卫系统交上去。】

这也很简单——

李善长要是全身而退了在!

那就太便宜他了!

这次怎么都要让他掉一点羽毛的!

一切布置妥当,

苏尘亲自去了一趟南阳,想要亲眼看看朱允熥到底是个什么人?

……

数日后,

奉天殿上,

老朱忽然把李善长叫来,同时又把宋忠、吴风也喊来奏事。

此时已经是深夜,

李善长刚进殿,就感觉很不祥。

“好了,终于来了……”

老朱放下手中朱砂笔,走到殿中,踱了几圈,才又缓缓说:“李善长啊,这几天深谈多次了……咱知道你的难处……”

说着,

他拍了拍李善长肩膀,忽然说:“吴风,说吧!”

“是!”

咳咳,

吴风清清嗓子,轻声说:“奉皇上之命,臣已经查实,此次迁都一案,付友德的确与妖人赵宜真有勾结,那些谣言也有一些事真的……付友德曾说,重振淮西,是死前唯一愿望……”

啊?

李善长顿时面无人色!

这两天,

他跟老朱已经认罪了,也猜到老朱一定不会放过淮西人,但吴风这样说,那就等于确定付友德是谋反之罪了,这就超出了他的预判。他本来认为老朱只会罢免,或者除爵,而此时看来,已经是赐死之罪了。

一念至此,

他顿时浑身冰冷——

老朱的作为,总是超出他的想象啊!

嗯嗯,

老朱点点头,又说:“宋忠,你也来说说……”

“是!”

宋忠稍加思索,立即说:“回禀皇上,臣也已经查清了……额,一些翰林、官绅也参与了此次动乱……”

啊?

动乱?

李善长一下又睁开眼睛,两眼射出精光。

“都什么人啊?”

老朱一边挠痒痒,一边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

“皇上,臣等查明,是杜泽、梁焕等人,煽动一批翰林学士,以及,额,各地还有一些属员……”

哦……、

李善长一下明白了——

皇上是让我也牺牲几个人?

这几个,也倒不是什么大人物。

但是,

皇上不是说了不追究了吗?

怎么忽然又这么说?

宋忠不是没有参与此案吗?

怎么今天又出现了?

想到这里,

他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老朱,眼中充满疑惑。

哼!

老朱岂能不知?

这时,

他给宋忠使了个眼色,而后转身坐回龙椅。

宋忠当即瞪了李善长一眼,大声说:“李大人,卑职昨日收到下属奏报,杜泽等人多方串联,煽动舆论,诸多轻轻情形可谓十分恶劣!李大人,请过目吧!”

哼!

宋忠哼了一声,把一份案卷交过去。

啊?

李善长扫了一眼,就看到无数触目惊心的窃听记录——

“淮西重振,大明中兴……”

“淮西人太苦了!”

“朱家不仗义!”

“迁都就是转机……”

“怕什么,栽赃给苏尘……”

“燕王给兔崽子……”

“……”

等等词语,看的李善长手脚颤抖,心想——

你们才是兔崽子!

不知道锦衣卫暗桩遍布天下吗?

就算在私底下也不能这样说话啊……

唉!

完了,

老夫被他们拖累死了……

一念至此,

他彻底绝望,再也不敢有丝毫侥幸

扑通一声跪下,

“上位,老臣有罪……”

嗯,

老朱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也直截了当,大声说:“好!李善长 ,你还是个识大体的……李进,拟旨!杜泽、梁焕等人,充军云贵……”

啊?

李善长一下心头狂跳——

就说了几句话啊,

怎么那么重啊?

而这时,

更加诛心的话接踵而至——

“李进,再拟一道明诏……额,付友德、李君成、张普杰、邓文喜等人,妄勘气运,图谋不轨……着付友德赐死……李君成、张普杰、邓文喜邓二十六人,斩立决,家属发配辽东……”

啊?

这?

李善长此时看着娓娓道来、丝毫没有愧色的老朱,心情一下子沉到了深渊——

上位啊……

你太狠了……

自古以来就没有你这么狠的啊。

接着,

老朱又说:

“李进,再给燕王一道明诏,北元进犯,非同小可……各地营军屯住塞上,不可轻敌冒进!着燕王、秦王、晋王、辽王,会同协商……一切静待朝廷诏令……”

于是,

一场迁都大乱,就此结束。

李善长被太监搀扶着回去之后,老朱站在殿外,望着茫茫黑夜,也感觉到了英雄末路……

燕王这次的反常,让他也感到了失策!

这几年忙着跟淮西人斗,无意中却让老四做大了!

此次平叛动员,老四竟然能裹挟那么多藩王?

可见已经树大根深了。

“老四啊……”

“咱要是死了,你还不翻天了……”

老朱长叹一声,对朝局第一次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