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险途重重

“是!”

在洛阳城内,黑云压城,气氛紧张。

一名守城士兵望着天空说道:“兄弟,天亮了,你说这艰苦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另一名士兵回答:“别想那么多了,做好自己的本分吧。听说申候已死,周最接任丞相之位。”

“确实如此,现在周王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权力,丞相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国王。”

“可惜周王不给力,要是回到周武王的时代就好了,那比现在强太多了。”说这话的士兵眼中闪过一丝憧憬。

“别胡说了,周武王是我们周国的开国君主,怎能与现在的周平王相比?”两名士兵随意交谈着。

路过此地的曹孟德静静地听着他们的对话,抬头望向明朗的天空,低声叹息:“看来民心依旧向着周国,不能操之过急啊!”

在夜色的掩护下,周德威带着他的部队匆匆赶来。

城墙上两个正在聊天的哨兵看见了他,其中一个喊道:“快看,是周将军回来了。”

“他还带了这么多士兵,这是要做什么?”另一个哨兵疑惑地问道。

“别管这么多了,快开门。”第一个哨兵催促道。

“不行,现在还没到三更天,绝对不能开门。”旁边的一个壮汉严肃地说。

这时,周德威的声音从下方传来:“城墙上的守将听着,我奉公子之命回来复命,请立即开门!”

听到这句话,守将们不敢怠慢,准备开门。

然而,曹孟德却阻止了他们,右手握着剑柄,眉头紧锁,显得非常怀疑:“你们想干什么?”

“报告将军,是周德威将军回来了,我去给他开门。”

曹孟德心中一动,公子的担忧果然没错,但周德威的动作未免太快了些,难道城内有人泄露了消息?

不容多想,曹孟德果断下令:“所有周军听令,公子命令你们前往宫中驻守,城墙由我们接管,立刻行动!”

那名士兵显然不信,反驳道:“没有公子的命令,恕难从命。”

曹孟德迅速拿出纸:“这就是公子的命令。”看到士兵们犹豫不决,他厉声质问:“难道你想违抗命令吗?”

士兵们不敢再有异议,纷纷响应:“遵命,跟您走。”

曹孟德微微一笑,挥手示意赵云和姜松两位将军上前:“周德威交由你们处理。”

银甲闪耀的赵云手持长枪,带领部队登上了城墙。见到城门迟迟不开,周德威意识到情况不妙,沉声道:“弓箭手准备,推上云梯和攻城车,争取一举拿下城墙。”

随着一声令下,弓箭手们迅速就位,周德威望着城墙上的动静,决定趁乾军立足未稳之时发动攻击,“放箭!”

战场上,箭如雨下,刹那间夺去了数百条生命,更有数千人受伤。

赵云面露沉重,深知若继续这般打法,即便能站稳脚跟,自己这边也将损失惨重。

“所有人注意,举起盾牌,分散开阵形,弓箭手向前压制。”

“是!”

士兵们迅速反应,左手持盾,紧密配合。箭矢像暴雨般持续落下。

赵云冷冷地握住剑柄:“放箭!”

“是!”

周德威沉着指挥:“保持镇定,前军举盾推进,弓箭手继续放箭,务必压制城墙上的敌人。”

为了减少伤亡,周德威命令弓箭手密集射箭,以减轻攻城部队的压力。

“将军,这样下去我们的箭矢很快就会耗尽!”副将提醒道。

周德威摸了摸胡须,果断地说:“告诉弓箭手,箭用完后换大刀上城墙!”

周军迅速逼近城墙,架起云梯准备攻城。

赵云冷静地下令:“投掷擂石和滚木。”

由于滚木浸泡在水中变得异常沉重,需要两人合力才能抬动并抛下。

一个巨大的滚木从城墙上砸下,直接击碎了一名敌兵的云梯,重重压在他身上,使他当场毙命,内脏破裂,鲜血喷溅。

“第一个登上城墙者,封侯拜将。”周德威激励士气。受到鼓舞,攻城车的士兵们更加奋勇,推动攻门柱试图撞开城门。

“本将亲自擂鼓助威。”周德威高声说道。

面对来势汹汹的攻门柱,赵云严肃地指挥:“所有弓箭手集中火力,阻止那支攻门柱前进!”

“是!”

数千弓箭手齐发,箭如雨下,攻城士兵虽伤亡惨重,但后援不断,继续推动攻城器械前进。

周德威见状,严肃命令道:“调集盾牌兵保护他们,并让前线士兵加快速度,分散敌军注意力。”

“遵命!”

周德威果断利用兵力优势,从两侧同时发起进攻。

赵云轻抚长剑,对周德威的猛烈攻势感到惊讶,感叹其不惜用人命堆砌胜利。他转向姜松说道:“城头防御就交给你了。”

“将军,那你呢?”姜松一脸疑惑。

赵云微微一笑:“我会带领这些勇士们一同行动。”

几个声音立刻响应:“我愿意!”

“我也来!”

就这样,一支由八百人组成的队伍迅速集结。赵云对着姜松再次强调:“城头的安全就拜托你了。”

“这……”姜松显然有些犹豫,不明白赵云的真实意图。

春雨绵绵,天空依旧阴沉,雨水愈发加大,赵云的八万大军在城下忍受着风雨侵袭。

与此同时,城门处传来了阵阵撞击声,“轰!轰!轰!”

每一声都仿佛敲打着守军的心弦。

林川彻夜未眠,听着远处传来的鼓声,意识到今晚除了周平王外,无人能安睡。

百姓担心生命安全,文武大臣有的痛心疾首,有的激昂陈词,也有人垂头丧气。

“一、二、三。”周德威望着即将攻破的城墙,心中既兴奋又忧虑。

兴奋的是自己即将名垂青史,忧虑的是如何处置林川,放回恐成后患,不放则会招致大乾及其他势力的报复,无论选择哪条路,似乎都是险途重重。

“轰”的一声巨响打断了他的思绪。

随着一声巨响,每一根木柱撞击大门的声音都让赵云和他身后的士兵们心惊肉跳。

手握龙胆亮银枪的赵云,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尽管赵云也是血肉之躯,但他精通兵法,深知勇气在战场上的重要性,也因此被刘备誉为“一身是胆”。

林川虽惋惜未能集齐五虎上将中的张飞,但对拥有赵云和刘备已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