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进攻未必明智
两人之间的对话变得轻松起来,徐君房用竹简做了一个小小的仪式,似乎在考验天意。
他随意拿起了一个签,却不急于查看结果,而是问徐君房是否可以同行。
“公子这是什么意思呢?”徐君房显得有些不解,因为林川还没有看签上的内容,就已经邀请他同行。
林川微微一笑,说:“先生只说上签便同行,并未提及下签倒置之事啊。”
“公子,即便将下签颠倒,也构不成‘上’字。”另一个人补充道。
“确实不是,但先生也没规定必须是上签才行啊。”林川笑着解释。
徐君房则轻笑回应:“既然如此,这签文也就无关紧要了,徐君房在此拜见公子。”
林川连忙扶起徐君房,心里明白,在这个时代,适当的神秘感有助于巩固自己的权威。而徐君房的到来正好弥补了自己在这方面的需求。
“公子,不知我徐元直是否能入您法眼?”徐元直问道,带着一丝微笑。
“先生既有才学又懂军事,我林川求之不得。”林川满意地回答,心中暗喜此行收获颇丰,即使未能网罗到诸葛量那样的绝世天才,其他的人才也十分难得。
“没想到大哥也在。”徐元直惊讶地说。
徐君房笑道:“把茂公叫来吧,他一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正好我们推荐给他一个好机会。”
徐元直应声离去。
林川乐开了花,意外地一次性得到了三位贤士,对系统的能力由衷地赞叹不已。
这时,诸葛量带着张仪走近,庞统看到张仪后怒气冲冲,若非张仪挑拨离间导致五国联军攻韩,大乾也不会耗费多年积蓄,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
幸好林川最终赢得了胜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张仪见过公子。”张仪恭敬地说道。
林川平静地看着张仪,眼中闪过一丝杀意,若非此人,大乾也不至于如此艰难。
然而在国际关系中,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却不宜言明,林川淡淡回应:“荒国的手段果然了得,日后定当领教。”
张仪冷笑一声:“公子不必过早断言,张仪只是略施小计,怎敢劳烦公子挂心。”
孙伯灵和贾诩恰巧赶到,听闻张仪嘲讽林川,不由分说地反击道:“张仪,这么多年过去,你这张嘴还是改不了。”
张仪脸色一沉,心想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但他很快平复情绪,淡然地说:“多年不见,师弟风采依旧,不知道是否有意为秦效力?”
孙伯灵笑答:“荒国胃口不小,先收了大师兄,现在又想打我和亮儿的主意。”
诸葛量闻言无奈摇头,看来孙伯灵这句口头禅是改不了了。
张仪慷慨陈词:“自古以来,哪个国家不爱才?”
“算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孙伯灵洒脱地结束了对话。
张仪见状,微微一笑,不再强求。他转而向诸葛量发出邀请:“孔明师弟,你是否愿意一同前往荒国?”
孙伯灵的拒绝反而让张仪松了口气,因为他知道,如果孙伯灵同行,两人定会在许多事情上意见不合,那将会是他的一大困扰。
林川在一旁暗自担忧,因为诸葛量的能力太过卓越。
正是这个人的智慧帮助刘备从一个四处奔逃的小军阀成长为蜀国之王,并在刘备去世后独自撑起了蜀汉数十年的天空。
若诸葛量加入荒国,自己夺取天下的计划恐怕会变得更加艰难。
然而,诸葛量婉拒了张仪的好意,表示自己的能力在荒国未必能发挥多大作用,不如留在原地更为合适。
“孔明,你可是我们中最擅长军事、策略和政治的人,怎么能说无用武之地呢?”张仪想要再次说服。
徐君房看不下去,出言相助:“张仪师兄,既然孔明师兄不愿意,何必勉强。”
张仪瞥了一眼徐君房,带着一丝讽刺:“看来你的卜术确实为你带来了不少机遇。”
气氛一时紧张,但林川及时插话,平息了风波,宣布徐君房已经成为大乾的国师。
诸葛量也随即表达了祝贺,场面又恢复了和谐。
徐君房邀请诸葛量共同辅佐大乾的公子,但张仪却急忙阻止,认为大乾已经拥有足够的贤才,不必再与荒国对抗。
林川转向诸葛量,正式询问他的意向。虽然心中有预感,但林川还是希望得到肯定的回答。
不过,诸葛量已然表明,他与苏季和孙伯灵有约,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要侍奉师傅,之后自然会前来。
林川听后,虽感遗憾,但也只能接受。他知道,短期内无法得到这三位智者的支持。
张仪则脸色阴沉,显然对诸葛量可能倾向大乾感到不满。
最后,林川提议共饮一杯,聊以解忧,讨论天下大事。
诸葛量欣然同意,于是三人坐下来,品酒论英雄,享受这一刻难得的宁静。
林川沉思片刻,转向诸葛量问道:“如果我是您,面对当前的局势,应该怎样应对呢?”
诸葛量微笑回应:“公子真是精于算计啊。让我来为公子献策。”
林川略显窘迫地笑了笑,请求道:“请先生给予指导。”
诸葛量将手中的羽扇轻轻放下,说道:“西方有强大的荒国,以公子目前的实力难以匹敌;北方苍狼国和中山国虎视眈眈,东方四国环伺,南方则是东凌与吴国交战。
现在,公子已占据了宛城,只需派遣一员良将来防守此地即可。”
召虎好奇地问:“为何不继续向南进攻呢?”
“虽然吴起将军用水淹七军重创了东凌,但其根基未损。
若要攻下东凌,需联合吴国,然而一旦东凌灭亡,吴国便会成为公子在南方的最大威胁。
加上公子的势力位于中原,可能无力兼顾南方,这将是得不偿失之举。”诸葛量解释道。
林川点头,他知道南方还有项羽这样的强敌,贸然进攻未必明智。
“至于北方,苍狼国与公子有盟约,不能轻易背弃,否则将失去道义上的支持。而中山国则受西筠国牵制,所以北方暂时不必考虑。”贾富总结道。
“因此,我们只能向东发展。”贾富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