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莫州失守原因

边关莫州失守的消息,在次日还是不胫而走。

毕竟这可是百年从未有过,往年大历朝虽然同周边小国偶有摩擦,但是从来没有说丢失过城池。

这次说来,也是赶巧,西域正在爆发夺嫡之争,前任大王突然暴毙,可烈大王一共有五子,手底下都有人,有粮,这场战役可是来得猛烈又迅速。

原本二皇子在和韩云武器交易下,可以说是压着其他皇子打,但,没想到韩云被抓,且武器一直没有补给,二皇子慢慢地优势便没有那么明显。

当然,这还不是他落败的原因,顶多他再多磨一月左右,基本也能将西域国都给拿下。

但是谁能想到,本来已经失踪几个月的大皇子居然给他们来了一个惊吓。

他直接指挥着铁骑南下,其他皇子抵挡不住,纷纷投降。

在大皇子攻下来时,其他皇子刚和二皇子的军队干完仗,粮草,兵马消耗过大,自然没有抵抗的能力。

本来大皇子五千的铁骑,在其他几位皇子的投降之下,兵马充入,军队扩张,又有粮,自然打起二皇子来不算太费力。

再加上西域一地其他几位皇子打了几个月,粮草物资空缺,大皇子借着二皇子的枕边人,挑拨了二皇子手下的一个大将,直接让二皇子内部发生冲突,应对他的大军自然更为吃力。

结果是,大皇子直接将二皇子斩杀在都城之外,西域自然就此统一,大皇子继位没两天,因为物资、粮草被战争消耗大半,难以支撑西域继续运行,于是将主意打到了大历朝这只肥羊,出动骑兵向大历朝边境动手。

当然,这是从莫州传回来的消息,具体西域情况如何,京城朝堂也不太清楚。

不过,莫州为何会失守,闫天泽这个倒是从丰献帝那听到了大概。

原因一方面是西域铁骑确实强悍,且打仗是以不要命的方式来打,而大历朝这边,年久未战,士兵们没有经过这么大规模的战斗,一时间难以提起斗志,畏战怕战,且将领没有一个有效的应对方式。

这是一,二就是,莫州不仅有外敌,内部更是混乱,因为元家在莫州可以算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之前还有韩云布局的人在通州,通州与莫州相隔,元家不敢惹出太大的事情,毕竟韩云是韩贵妃那边的人,而元家是皇后这边的,自然忌惮一二。

从韩云被抓,韩家被抄,通州韩云的人被接连拔起,元家在莫州就无法无天了起来。

特别是元通的小儿子,可以说为了享乐,建造府邸,直接拉劳工,不给吃,不给工钱,死了不少的人,导致莫州民不聊生,不仅如此,当地官员还为其隐瞒。

可以说在莫州,对方就是土霸王。

元通一心在军队,在莫州城内时间不算太多,加上家里又疼宠这个小儿子,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莫州引起民愤。

莫州青壮年被迫给元家建造宅邸,且还是延绵几公里的府邸,使得家中妻儿因为没有劳力,艰苦生存,青壮年因为繁重苦力,被折磨至死。

这还不算,元家小儿强行征地,不给任何补偿,更是激起无数百姓的痛恨。

一时间莫州尸横遍野,甚至商户都迁走了不少,元家因为仗着是国舅家,同太子有姻亲,家中长女是皇后,仗着天高皇帝远,自然谁都不放在眼中,拿人命不当命!

当然,元家作为百年将门家族,家中自然有正直之辈,但是都被老太君以孝道相压,甚至要同元通告发都难,元通又在军中,其余几个跟在元通身旁的,又不知道他们小弟如此,可不就恶性循环!

被压迫的民众终于还是反抗了,当下拿着手中的铲子,扁担等,冲入元家,将元家小儿子,直接砍死,他的头颅还被挂在城墙之上。

元家老太君也被愤怒的百姓给活活打死。

不仅如此,元家鲜少有能存活的,

元通刚经历灭门之痛,且莫州民愤之盛,只能派军队前往镇压,偏偏这么巧,西域大军一路渡过黑河,直达莫州城外。

甚至攻打城门,元通统帅一时之间调兵不及,最终以身殉城,同他的几个儿子一起。

闫天泽听罢,只觉着唏嘘,不过元通但凡分一点精力出来管教自家,也不至于会养出这么一个儿子,最终落得这么一个结果。

好在元通虽死,也算是将莫州的大部分百姓给迁了出去。

免遭屠城之祸!

次日,蒲刚霖出发的时候,闫天泽还去送了送,毕竟是他表哥的岳父,且前往边关,上阵杀敌,生命危险,闫天泽作为王玉潇的表弟,跟他表哥一起去送人是再正常不过。

蒲小姐当下哭成了泪人,毕竟这次送走的不仅是蒲刚霖,还有闫天泽熟悉的人,蒲永杰居然跟着他父亲一起。

先前他们一起作保科考,蒲永杰也算是吊车尾上了进士,后头也入了朝,不过他终究还是更喜武,且陛下隐隐有开始重视武官的意思,蒲永杰便也跟着他父亲,在军营中历练。

这次前往边关,蒲永杰也是去了的。

“永杰兄,一路多多保重!”

闫天泽同蒲永杰握了握手,其他多余的,他也就不说了,只希望他们能好运!

送别的时间并不长,蒲家也就随意说了几句话,该说的昨日都已经说了,蒲永杰的夫人带着泪眼,小腹微微隆起,挥着手,送着自己的丈夫去了边关。

闫天泽见到这一幕,只觉着心里头酸胀。

毕竟战争最受伤最无奈的,除了边关百姓,还有这些前线的官兵以及他们的家眷。

望着几人身影慢慢消失,闫天泽陪着他表哥,一起将蒲家女眷送回去之后,才往自家府邸而去。

他心中暗自琢磨着,没想到和西域的战争来得这么快,原书中似乎是在他们科举后的第几年,闫天泽接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真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

他有些忧心忡忡,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平息掉这场战争。

难道真的要大历朝接连割城赔地,最后因为安宁的原因达成和解吗?

闫天泽不敢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大历朝势微,似乎是必然的结局。

弱国无外交,若是这样,大历朝以后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他脑子乱哄哄得进了府门,但是却没有见到安玉的身影,闫天泽也只以为安玉暂时还没有回来,没想到天黑了,对方还是没有回来,甚至连小君也不在,闫天泽不放心,便寻去了果珍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