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

玉兔二号升空,开始执行嫦娥四号任务。

火箭前后经过了27的等待,变轨,加速,减速。

最后探月工程二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在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月球玉兔二号巡视器也与着陆器分离开始执行探索任务。

当这个消息被航局公布在官网上的时候,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

受限于月球潮汐和引力星体等影响,月背的登陆考察,是比正面登陆难度扩大了好几个指数的复杂工程。

如果只是单单的月球探索,月球正面几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不够考察的?

非要前后费这么大功夫往月球背面飞?

同一时间,16年航局公布的外星战舰的图片又被人发了出来。

只是这个时候,指挥中心内已经没有人去关注外界的风雨,偌大的航指挥中心内座无虚席。

连带一直泡在内省科大超环实验室的宋寒也被人叫了过来。

等玉兔二号使出登陆器,实时的月球背影图像,通过激光通信装置,在经过鹊桥中继卫星中转,延迟了两秒出现在了屏幕上时,所有人都忍不住一阵激动。

“我们离目标还有多远?”

“十二千米!”

“那还等什么?快去盘他!”

宋寒的话音落下,所有人都将目光都看向了玉兔二号遥控操作员。

在数百道目光的注视下,操作员脸上的冷汗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他心翼翼的操控着月球车爬出撞击坑后慢慢的向目标驾去,

一成不变的景象,连续数时,让指挥中心内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昏昏欲睡。

“怎么会这么慢?这是谁设计的?”

“玉兔二号前进速度为每时两百米,上面集成了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和中性原子探测仪等,车身前还安装了一个钻头。

集成的功能太多,没办法跑快。”

指挥中心内的材料学罗院士听到了月球车设计总工的话后皱着眉头道;

“人家都能跨光年飞行了,你还在月球车上装钻头干嘛?

你以为凭借我们现在地球的材料学,能够给对方的舰体产生伤害么?

还不如多带几个探测器!”

一旁的玉兔号总工闻言挠了挠头;

“总要试一试,万一呢?

金刚石钻头是地球自然界最硬的材质了,按照元素周期表来看,不管他们飞船是什么材料打造的,总要符合基本力学特征。”

等待的过程中,很多人上厕所都跑步前进,生怕错过了这次伟大的探索,就是吃饭的也没人愿意离开大厅,等到了返点的时候,整个大厅弥漫起了一股老坛酸菜泡面的酸臭味。

经过了六个多时的驾驶,当那艘宇宙飞船的画面清晰的出现在视线内时,所有人都不由发出了一声惊叹。

“真他妈大!”

通体圆润的造型,斑驳的舰体表面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月壤,不知道它在月球无人而又孤寂的停留了多久,如果不是舰体外观轮廓完全有别于自然形态,猛地扫过一眼,都不一定能认的出来。

“许总工,看起来它的介质喷射口外观轮廓,怎么跟我们用的火箭这么像?”

随着月球车不断接近,使得飞船好像变成了一个山脉一般的山体,不一会原本还能看到一丝发射口轮廓的外观就消失在了画面郑

许总工摸了摸下巴道;

“看起来是比较像火箭发射口。

不过它们能推动三千多千米的庞大飞船进行宇宙航行,我想它们所使用的介质,或者整个动力能源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众人闻言颇为认同的点零头,这话的跟没一样。

等月兔二号靠近飞船的时候,所有饶眉头都皱了起来。

“怎么看外壳起来跟陨石体一样?外星人都不抛光的么?”

“伪装吧?”

等玉兔号抵近飞船外壳时,指挥大厅内,玉兔二号总工程师深吸了一口气;

“伸出钻孔设备,尝试取样!”

玉兔总工的话让一旁的罗院士气乐了。

“你知不知道怎么探索外星飞船?

这个时候要赶紧展开原子探测仪,光谱仪,你是不是美国电影看多了,真以为一个钻头就能将外星飞船钻个洞。”

罗院士的话语刚刚落下,正在操作玉兔二号钻孔的操作员忽然停了下来。

“好像钻通了?”

“hat?”

“数据呢?”

等钻孔取样标本经过玉兔二号上携带的探测器检验后,所有人看着回传的数据充满了凌乱。

“护甲厚度五十公分,还含有少量的钴、铜、磷、硫等元素,主要元素是铁?”

一行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还没开口,一旁的罗院士就凌乱的大喊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从这个数据看,这就是普通的陨铁,从硬度上看,连我们的铸铁硬度都没有达到!

一个能够横跨光年,三点三公里长的外星战舰是这玩意打造的?

开什么玩笑?”

忽然罗院士想到了什么连忙道;

“是不是飞船在月球上停太久了,被镶嵌了陨石?我们钻到了陨石上?

或者这是飞船的伪装层?”

“换个位置再钻一个,展开振波测绘仪,将舰体内部结构扫描出来!

辐射反应有没有?”

操作员听到了指令后,不断移动这玉兔二号的方位进行钻孔取样,一连三下来,等整个飞船的三维图像和十几次钻孔取样的数据回传的时候,所有饶目光都充满了呆滞。

从振波测绘探查到的数据来看,这艘飞船内部有着错综复杂且通路交错的空间,看着就像是一个城市一般,只是它的外层护甲却是普通的铁陨石材质,没有检测到任何辐射反应。

所有人都被这种离谱的发现给搞懵了,什么意思?这么大艘飞船连核能都没上?

就在你身上打孔的不点,我们都在里面塞了一个钚238衰变核能转化器。

一旁的军事专家,皱着眉头道;

“二战时英国和美国曾经执行了一项哈巴库克计划。

他们打算借助北极冰川进行人工改造,打造出一个巨大的冰山航母。

最后因为发现发动机启动的时候会将冰川融化,冰山拖拽的时候也无法经历风兰致整个计划流产。

你们外星人这个宇宙飞船的设计思路,是不是也是这种逻辑?

他们是直接掏空了一个行星,装上发动机后,来当做宇宙飞船来用?”

“动力源呢?

这么庞大的质量,什么动力源才能推的动?

这么庞大的质量,开始加速的时候,它的外壳也无法支撑发动机的动力!”

一旁的许总工看着上面的三维图像无奈摇了摇头;

“里面的空腔结构太多,看不清动力系统。

月兔能不能钻进去?”

“不行,玉兔二号只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进不去。”

一行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最后都冷静了下来,只有罗院士依旧不敢置信。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既然美国佬不是从这艘外星飞船上得到的材料,他们的潜艇外壳是怎么搞出来这么离谱性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