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被三次封后的暴君妖妃(30)

而南越之地,则散发着与北境截然不同,富庶与灵秀的光芒。

南越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春,常年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在那山川交错之间,是一望无际、广袤无垠的肥沃田野,一眼望去尽是丰收在望的景象。

而统治这块宝地的君主赵今越则极具治国之才,尤其善于用人之道。

他深知商业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性,于是大力发展商业贸易,充分发挥商人的作用。

在他的治理下,原本就富饶丰裕的南越变得越发富有,甚至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正因如此,赵今越也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和底气来建立自己的国度,并定国号为“南宛”。

在赵今越的治理下,踏入南宛,处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翠绿的稻田如碧波荡漾,随风泛起层层涟漪。

穿梭于纵横交错的水网之间,是那一艘艘满载货物的商船,船身绘着精美的图案,在波光粼粼中悠然前行。

港口之上,热闹非凡,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云集于此,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

这里的人们生活闲适,擅长诗词歌赋与各类精巧技艺。文人墨客们常于园林水榭之中,吟诗作画,畅谈人生。

然而,南宛并非柔弱之邦,在繁华的背后,亦有着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得益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经济实力,南宛成功地打造出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水师。

战船在江河湖海之上纵横驰骋,守护着这片锦绣乾坤。

在天下三分的局势中,南宛以独特的富庶与灵秀,独树一帜。

而位于中央之地的慎归王朝,自建立以来便展现出与前朝天盛朝截然不同的风貌。

新君宋鹤眠登基之后,彻底摒弃了天盛朝时期的暴戾和好战之风,转而倡导以仁德治理国家,并始终将百姓的福祉放在首要位置。

宋鹤眠大力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百姓们能够从繁重的赋税和劳役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生产劳作,得以休养生息。

每当遇到灾荒之年,朝廷更是会毫不犹豫地打开粮仓,发放粮食,对受灾的民众予以救济和援助。

慎归作为一个文明的发源地,其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宗庙社稷历经岁月沧桑,依然传承有序;各种典章制度亦是完备森严,井井有条。

在这个天下纷争、战火连绵的乱世之中,慎归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仁德的治国理念,犹如中流砥柱一般屹立不倒,紧紧地凝聚着天下万民之心,成为人们心目中正统所在。

按常理来说,慎归理应是这片大陆上领土最为广袤、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度。

然而,恰恰是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心涣散难以统一管理。尽管宋鹤眠颇具治国之能,通过一系列手段赢得了民心,但却无法掌控朝堂之上那些鱼龙混杂的大臣们。

再加上前朝遗留下来的种种积弊实在过于根深蒂固,即便宋鹤眠花费了数年之久的时间和心血,也仍然未能将这些问题完全根治。

原本统一的王朝渐渐变成了天下三分。

当慎归宁皇后有孕的喜讯传出,传至北境,那冰原之上的巍峨宫殿内,谢景宸高坐于狼皮王座之上,薄戾的面容犹如寒铁凝霜.

三年的功夫,让曾经还有着意气的小暴君变得稳重而气势更为骇人,而且不再是单纯的杀戮气息,藏着更令人胆寒的威压。

此时,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一众身材高大魁梧的大臣们皆低垂着头,沉默不语。

站在龙椅之前的谢景宸面沉似水,嘴角却微微勾起一抹令人不寒而栗的冷笑:“既然诸位爱卿都对此事缄默不言,那么朕倒要亲自前往慎归走一趟,好好‘恭喜’一番那位眠帝了。”

北境的广袤荒原上,铁蹄震地,战旗猎猎,一支盔明甲亮、士气高昂犹如虎狼般的精锐之师——

马蹄踏破冻土,长戈直指慎归,裹挟着滚滚烟尘,向着慎归的方向汹涌而去,其势仿若奔腾而下的黑色洪流,要将那片土地吞噬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