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三计

听完宁盛的话,柳毅脸色变得复杂无比。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在京城的这一个月里,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藩王谋反,毒害国君。

此事若是传扬出去,必定震动整个京城,继而震惊天下。

柳毅小心翼翼问道:“太子殿下,那你是如何处理此事?”

宁盛叹息道:“我知道这件事后,第一时间便将康德海秘密处死。”

“并且连夜命人打造出这座冰窖,将父皇的龙体转移到这里,死死封锁住父皇的死讯。”

“近来有探报说,韩景林正在下令,给直隶军分发军械,装运粮草,进入备战状态。”

“本宫料定,正是因为康德海没有回去报信,宁明洪不确定他是否得手,所以未敢轻举妄动。”

“如果他确定了父皇的死讯,必然会命韩景林挥师北上,将京城四面合围。”

“他自己则率领其余叛军随后而至,攻占京城,谋夺皇位。”

听闻此话,柳毅不由心中生出一丝钦佩和同情。

宁盛虽然是太子储君,监国多年,但也毕竟还不到三十岁。

真难为他,出了这么大的事,仍然能稳住大局。

强忍着丧父之痛,独自一人背负起这么大的秘密。

看来这些年来的监国理政,让他也早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天子。

柳毅眯着眼睛,若有所思道:“殿下及时处死了康德海,并封锁了陛下的死讯,是颇为正确的选择。”

“但不知下一步,殿下有何打算?”

宁盛叹息道:“眼下四方群狼环饲,暗流涌动,本宫不敢轻举妄动,也不知下一步该如何决策。”

“幸亏现在你回来了,总算是有个能为本宫出谋划策的人。”

说罢,宁盛正色道:“柳毅,本宫认为,眼下当务之急,是先拿下直隶总督韩景林。”

“直隶距离京城实在太近,如若全速进军,半日内即可抵达。”

“且韩景林麾下的十二万直隶军,皆是大周的精锐,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

“如果韩景林真的出兵攻打京城,恐怕即便京城禁军十营尽出,也断断难以抵挡其锋芒。”

“幸而在宁明洪造反之前,七妹就已然率领武圣军回朝,让我们京城的兵力不至于太过空虚。”

“以七妹的本领,只要率领武圣军主动出击,很大概率可以攻下直隶,擒杀韩景林,确保京城安全。”

柳毅略一思忖,果断地摇了摇头:“断断不可。”

宁盛不解道:“为何?”

柳毅解释道:“且不说宁萱的十万武圣军,能否战胜韩景林的十二万直隶军,攻下城防坚实、易守难攻的直隶。”

“即便真的攻下直隶,于我们而言,也并非好消息。”

“因为宁明洪现在也还在观望之中,没有正式撕破脸皮举兵谋反。”

“如果我们主动派兵攻打直隶,自然是先下手为强,但也等于告诉宁明洪,我们已然知道了他的阴谋。”

“如此一来,就等于是将宁明洪逼到走投无路,他只能集中自己手中的全部兵力,与朝廷正式宣战。”

柳毅淡笑道:“太子殿下,请听臣给您算一笔账。”

“宁明洪的手中,有十万幽州兵。”

“冀王宁璋手中,有十万冀州兵。”

“关中候宁贞祥的手中,有八万关中军。”

“如果再算上韩景林的十二万直隶军,那就是整整四十万大军。”

“此外,他们还占据着物资充盈的幽、冀二州,拥有源源不断的粮草补给。”

“如此估算下来,这一仗的总兵力,甚至都已然超过了先前我们攻打北狄的战役。”

“这么一场大战,在中原之地爆发,即便我们能够取胜,也必定让各地百姓流离失所。”

“尤其冀幽二州的百姓,将深受战火荼毒,三十年都未必能恢复往日的繁荣。”

“更别提外部还有东夷、南蛮这些异族,趁我们大周爆发内乱,一定也会趁火打劫。”

“如果此战我们取胜,只是一场惨烈的平叛。”

“如果稍有变故和差池,兴许大周就要面临亡国之祸。”

听完柳毅这番分析,宁盛顿时变得更加悲观,苦涩道:“那依你之见,本宫现在该如何是好?”

“难道,要本宫为了天下太平,将皇位拱手让给宁明洪?”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柳毅摇了摇头:“宁明洪身为人子,弑父弑君,丧尽天良。”

“若是让这种人成为大周之主,那天下百姓必定要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最小的损失,甚至兵不血刃平定这场叛乱,才是上上之策。”

宁盛听得一愣一愣,愕然道:“这……有可能吗?”

“自古平叛都是要流血的,何况宁明洪此次纠集四十万叛军,怎么可能兵不血刃平定?”

柳毅淡笑道:“太子殿下如果信任臣的话,臣给这里有三条计策。”

宁盛忙不迭重重点头:“柳毅,快快说来!”

柳毅正色道:“其一,殿下须出动大量擎苍卫,于京城四面的城门外,设暗哨埋伏。”

“康德海虽然被殿下处死,但宁明洪一定还会派人到京城打探消息,查探陛下是否已然死了。”

“殿下一定要将这些暗卫通通拦截住,决不能让他们回去通风报信。”

“如果宁明洪断定陛下的死讯,必定会立刻采取行动。”

“甚至诬陷是殿下为夺皇位谋害陛下,所以才刻意隐瞒陛下死讯,再以清君侧之名出兵,便可师出有名。”

宁盛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言之有理……”

柳毅继续道:“其二,殿下要以陛下的名义,下一道圣旨送往直隶,命直隶总督韩景林即刻前来京城,面圣叙职。”

“韩景林勾结宁明洪谋反,做贼心虚,必定不敢单枪匹马来到京城。”

“此人我早就有所了解,不过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墙头草。”

“眼下,他虽然勾结宁明洪意图造反,但如果宁明洪的阴谋败露失败,他一定会第一时间销毁证据,重新效忠于殿下。”

“而有了这一道圣旨,即便韩景林能与宁明洪切割得干干净净,日后我们也有了罢黜、讨伐他的理由,让他无可辩驳。”

宁盛欣喜道:“柳毅,高明,高明啊!”

“那么,第三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