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马伊利

也是,任务剧不缺资金…

  而且,不太可能出现出现大规模贪污…  这玩意属于专项资金。  就是说导演组有的是钱请特约、群演。  这点很重要,一分钱一分货,300块的特约跟500的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就跟快餐一样,价格不一样,体验自然不同。  咳咳…  类似《国歌》这种任务剧,而且龚若飞还是老牌导演,他很在意细节的…  所以,一般不也会出现穿帮镜头。  跟张无愁说的差不多,接下来的几天,沈言没有捞到露脸角色…  那他只能拿基本工资…  露脸角色,一天额外给300,没有露脸就基本工资,150…  跟《人间正道是沧桑》不一样,《国歌》,沈言并没有捞到贯穿始终的角色…  已经不错了!  包吃住,基本工资4500。  反正沈言又不靠演戏赚钱。  《莲花楼》的稿费这个月会到账——一般来说,杂志社支付稿费,需要稿子在杂志上发表了才会支付…  不是一次性给足,一般一个月连载多少字,然后按照千字三百的价格月底给钱…  而且…  不足千字的会舍去…  沈言虽然有点怨言,但他不是鲁迅!  当年,鲁迅给报社投稿却发现稿费不对,于是质问报社缘由,报社回答:“标点符号不算稿费!”鲁迅听后心生一计,再发稿子,既不加任何标点符号,也不分段,每张稿纸的字都密密麻麻,一片漆黑。  报社没办法,只好写信给鲁迅说:“请先生分章节、分段落,加新的标点符号。”  鲁迅说:“标点符号不是必须的吧?要不然怎么不算稿费呢?”  于是,编辑乖乖地掏钱买了标点符号。  ……  其实做群演挺无聊的…  大部分时间都在等戏,而且赚的不多!  如果不能跟组,单纯跑组的群演,生存更艰难。  尤其是bj的群演,你算一下,光是房租就得大几百,再加上日常的开销…  所以,大部分群演都去横店了!  一方面,横店的机会更多,日常都有十几个剧组开机;另一方面,横店的消费水平确实要比bj低不少…  剧组也更愿意去横店拍剧,最重要的是配套齐全,完全可以实现一站解决任何需要,甚至只需要带剧本来就可以了。  如果是在别的地方,可能连剧组的盒饭的盒都要自己去买。  又待了一个星期左右,沈言明显有点心思躁动了!  怎么说呢…  动了淫心。  很正常的事情,他毕竟二十岁左右,处在人生最好的阶段,精力旺盛的可怕…  剧组也是有女性的,一般化妆师都是女的,特约、群演也有姑娘…  凭着这张脸,沈言经常被调戏…  他还能克制一下。  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剧组夫妻——很大可能是吊桥效应。  就剧组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小社会…  一起拍戏三五个月,拍戏时恋爱,杀青时分手!  事实上,任何项目,只要满足,多人、半封闭、长时间,这三个条件,都会产生临时性的夫妻!  另外,他居然有了一点偷奸耍滑的心态…  就很多群演、跟组演员的日常都是偷懒的…  包括张无愁!  可以理解,时间是人生最大的磨砺…  漫长时间的,你的雄心、初心,会被导演和剧组的其他部分慢慢的抹掉…  意识到这些后,沈言…干脆等戏的时间就去文章的休息室看书!  除了《演员的自我修养》,他还买了《演技六讲》、《表演的艺术》以及…《救猫咪》、《剧本》…  文章的助理挺喜欢他的。  有时会给他很多建议,比方现在:“你可以去参加《快乐男声》啊!”  沈言摆手:“…我唱歌不行!”  “选秀主要看的是长相…我记得那个《我型我秀》的马天宇,他就五音不全,全靠修音,现在演戏了,听说挺火的!”  沈言打断他:“…马天宇好像是《加油!好男儿》出道的?”  “甭管是啥出道的,人家现在不缺戏演,这个社会很现实的,有名才能有钱!”  “…但这种选秀最重要的还得是唱歌的水平以及背景…这两个我都没有。”  “…你的长相很适合传统正小生路线,找个经纪公司签约…”  沈言摇头:“还是算了,我有自己的规划…”  “我还想把你推荐给小马哥呢!”  “小马哥?”  “马伊利啊…我们都叫她小马哥!”  “…是因为性格豪迈?”  “差不多…你再看一会书,小马哥待会应该过来…”  “…那我先走了?”  “不用,小马哥对你挺感兴趣的…”  “啊?”  ……  马伊利…  她的经纪人是王景花。  不过她能混到现如今的咖位,除了经纪人,更多靠自己!  大三的时候就跟管唬谈恋爱,六年的感情。  她挺幸运的。  赶上了好的时代,和如今手握权柄的大佬们相遇于微时。  见证了影视圈的变革,从国家统筹由几大制片厂生产内容,到国退民进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也见证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制片编剧们如何一步步成长为扛鼎之才。  一早就见识了影视剧背后的资本运作,剧本的筛选修改,以及攒剧组积累人脉和资源等幕后工作。  管唬、滕崋涛、江坪、夏钢,到刘海波、张黎、江删、刘孜等等都是她的圈内好友。  管唬和滕崋涛是北影厂的影二代;  江坪早年在上影厂,后来做过电影局的副局,之后任职中影集团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江坪之前还写过一篇叫《江北人马伊利》的文章,专门为马伊琍站台。  夏钢、刘海波、张黎都是电视剧导演圈的大腕!  所以,文章绝对是靠着马伊利混上去的。  文章的两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蜗居》、《裸婚时代》,导演都是马伊利的铁哥们滕崋涛。  文章的首部电影《走着瞧》的导演李大为,是马伊利的异性老友。  文章大荧屏的成名作《失恋33天》,还有他执导的首部电视剧《小爸爸》,前者滕崋涛是导演,后者是滕崋涛做监制,马伊利是制片人,为他保驾护航。  可惜,后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不过,马伊利对沈言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