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宋江方腊的误会
赵天明领命而去,大声呼喊着让梁山兄弟们撤退。然而,战场上杀声震天,想要撤退并非易事。
方腊的人马见梁山有撤退之意,以为是梁山胆怯,进攻愈发猛烈。梁山的好汉们边战边退,不少人在撤退途中受伤。
赵天明奋力拼杀,护着受伤的兄弟往后撤。他心中愤恨不已,对高俅的奸计恨之入骨。
终于,在梁山好汉们的顽强抵抗下,逐渐撤出了战场。但此次交锋,梁山损失惨重。
回到营帐中,赵天明再次来到宋江和吴用面前,满脸悲愤:“大哥,军师,这一仗打得太窝囊了!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破了高俅的奸计,与方腊和解。”
宋江望着众人,语气坚定地说:“兄弟们放心,我宋江定不会让这冤仇继续下去,定会寻得解决之法。”
吴用在一旁沉思片刻,道:“天明兄弟莫急,待我再好好谋划一番,定要破此困局。”
在一间幽暗的密室中,蔡京、高俅、童贯三人围坐在一起,面色阴沉。
蔡京眯着眼睛,看着高俅,嘿嘿笑道:“高太尉,此次你大胜梁山,又拉拢了方腊,此计甚妙啊!”
高俅拱手道:“全赖太师指点,以贼治贼,方能有此局面。”
童贯在一旁附和道:“太师妙计,让他们自相残杀,我等坐收渔利。”
蔡京捋了捋胡须,微微摇头道:“不过,此刻方腊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与梁山拼杀。但待他冷静下来,调查清楚,定会知晓这是我等的计谋,恐会再次与宋江联合。”
童贯和高俅听到蔡京这话,皆是一惊。高俅忙道:“太师,那可有何对策?若真让他们将证据交予洪大人,童大人怕是危矣。”
蔡京阴恻恻地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道:“莫慌,此事老夫已有计较。”
童贯急切问道:“太师快快道来,我这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蔡京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这些日子,宋江、赵天明和吴用一直在调查童大人在江南贪赃枉法的证据。我们就放出风去,说是宋江、赵天明有意将这证据重新交给洪大人,以求庇护。”
高俅皱了皱眉头,道:“太师,此计虽能暂时离间他们,可若被识破,岂不是弄巧成拙?”
蔡京哼了一声:“高太尉,你且听我细细道来。我们散布这消息时,要做得逼真。可派人在江湖中散布流言,就说亲眼看到梁山有人与洪大人的亲信接触。再者,让我们的人手在京城的酒肆茶坊中添油加醋地谈论此事,务必让这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童贯担忧道:“太师,如此一来,那洪大人那边如何交代?万一他信以为真,怪罪下来”
蔡京摆了摆手:“童大人莫忧,洪大人那边,老夫自会去周旋。且说这消息一旦传开,梁山内部必然生疑。宋江此人最重义气,可他那些手下未必个个心思单纯。到时候,不用我们动手,他们自己就会起内讧。”
高俅点了点头:“太师高见,只是这消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还需好好把控,莫要让朝廷中的那些正直之士抓住把柄。”
蔡京冷笑道:“这点老夫自然明白,我们的人会小心行事,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而且,就算有人追查,也可推说是民间的胡乱传言。”
童贯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若此计能成,不仅能解我之危,还能让梁山自顾不暇,无法与方腊和解。”
蔡京目光深邃:“正是如此。不过,在此期间,我们还需密切监视梁山的动静,一旦有风吹草动,及时应对。”
高俅道:“太师放心,我已安排人手在梁山附近暗中观察,稍有异常,即刻回报。”
童贯道:“那方腊那边呢?是否要设法稳住他们?”
蔡京沉思片刻:“暂时不用管方腊,让他们继续与梁山厮杀。待梁山内部乱了阵脚,我们再寻机挑拨方腊与梁山的关系,让他们彻底决裂。”
三人又商议了一番细节,确保计划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梁山营帐中。
“大哥,外面传言说我们要将童贯的证据交给洪大人以求庇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名梁山好汉满脸疑惑地问道。
宋江眉头紧皱:“此乃谣言,切莫轻信。定是高俅蔡京那伙奸贼的阴谋,想离间我们。”
赵天明道:“大哥,可这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兄弟们难免会心生疑虑。”
吴用在一旁说道:“这正是奸贼的恶毒之处,我们需尽快澄清,稳定军心。”
宋江道:“如何澄清?这谣言四起,难以堵住悠悠众口。”
吴用思索片刻:“大哥,不如召集众兄弟,当面说明此事,以正视听。”
宋江点头:“也只能如此,速去安排。”
不多时,梁山众好汉齐聚一堂。
宋江站在高处,大声说道:“兄弟们,近日外界有谣言说我们要将童贯的证据交给他人以求庇护,此乃无稽之谈。我宋江对天发誓,绝无此事。我们与那奸贼不共戴天,岂会做出这等背信弃义之事!”
众好汉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人喊道:“大哥,我们自然信你,可这谣言传得如此厉害,必有蹊跷。”
赵天明道:“定是高俅蔡京的奸计,想让我们内部生乱。”
吴用道:“兄弟们,切莫中了奸计。我们需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外敌。”
尽管宋江等人极力澄清,可仍有一些人心存疑虑。梁山内部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而蔡京、高俅和童贯得知梁山的情况后,暗自得意,继续谋划着下一步的阴谋。
方腊营帐内,气氛凝重。庞万春和庞秋霞匆匆走进,脸上满是愤怒之色。
“哥哥,听闻那梁山宋江、赵天明竟要将童贯的证据交与他人,以此换取加官进爵的筹码,这等背信弃义之事,实在令人发指!”庞万春怒不可遏,拳头紧握。
方腊坐在虎皮椅上,脸色阴沉,“我本以为梁山众人皆是义士,不想也是这等贪图荣华之徒。”
庞秋霞柳眉倒竖,“哥哥,我们不能轻饶了他们!之前与他们的误会尚未消解,如今又出这等事,定要让他们给个说法!”
方腊沉思片刻,“且先莫要冲动,此事或许另有隐情。梁山好汉素以忠义闻名,未必会做出这等事。”
庞万春大声道:“哥哥,还能有何隐情?如今消息传遍江湖,难道是空穴来风?”
庞秋霞附和道:“是啊,哥哥。那宋江、赵天明看似仁义,谁知背地里打的什么主意。”
正在此时,一名探子来报,“大王,据可靠消息,梁山确实与京城方面有所接触。”
方腊闻言,脸色愈发难看,“看来此事并非空穴来风。”
庞万春拱手道:“哥哥,末将愿率一队人马,前往梁山,质问宋江!”
方腊摆了摆手,“不可鲁莽。梁山人马众多,且善战,若贸然行动,恐中了敌人奸计。”
庞秋霞道:“那哥哥,我们难道就这样坐视不管?”
方腊站起身来,踱步沉思,“先派人继续打探消息,务必查清真伪。若梁山果真如此,我方腊定不会善罢甘休!”
数日后,探子再次回报,“大王,梁山与京城的接触愈发频繁,似在商议重要之事。”
庞万春再也按捺不住,“哥哥,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
方腊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好!庞万春,你点齐五千精兵,随我一同前往梁山,我倒要看看宋江如何解释!”
于是,方腊大军浩浩荡荡向梁山进发。
梁山之上,宋江等人得知方腊率军前来,皆是大惊。
宋江道:“这定是高俅蔡京的奸计,让方腊对我等产生误会。”
赵天明道:“大哥,如今方腊兵临山下,如何是好?”
吴用道:“莫急,先派人下山,向方腊说明真相。”
梁山使者来到方腊阵前,却被庞万春拦下。
庞万春怒目而视,“休要巧言令色,今日若不给个交代,休想善罢甘休!”
使者道:“此乃误会,我梁山绝无背叛之意。”
庞万春哪里肯听,“废话少说,待我生擒宋江,自会真相大白!”
说罢,便要杀了使者。
正在这时,方腊赶到,“且慢!听听他如何说。”
使者将事情原委一一道来,方腊却半信半疑。
此时,宋江亲自下山,来到阵前。
方腊道:“宋江,你如何解释此事?”
宋江道:“方腊兄弟,此乃高俅蔡京的阴谋,故意散布谣言,离间你我。”
庞万春道:“哼!空口无凭,如何让我们相信?”
宋江道:“我宋江对天发誓,若有二心,天打雷劈。”
庞秋霞道:“誓言何用?如今证据确凿,你们与京城接触,作何解释?”
宋江道:“那是高俅派人假冒我梁山之人,故意为之,欲让你我自相残杀。”
方腊心中仍有疑虑,“即便如此,也难消我心头之恨。”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吴用想出一计。
吴用道:“方腊兄弟,不如我们暂且罢兵,共同调查此事。若真是我梁山不义,任凭处置。”
方腊思索片刻,“也罢,就依你所言。但在真相查明之前,梁山不得有任何异动。”
宋江道:“多谢方腊兄弟信任。”
双方各自收兵,然而,一场更大的阴谋却在暗中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