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险遇
这时张玉华被几位重新打扮的女孩簇拥着出现,与李常山站在了一起。
在两位长官的主持下,李常山与张玉华互表誓言,宣布结婚,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结婚证。
至此,李常山与张玉华的手正式握在一起,见证者们齐声祝福。
仪式结束,大家依次入座吃饭。
父亲战友们都住在客房内,每张炕桌上放两个热乎的小锅,厨房炉灶一开,房间里暖气十足。
外面尽管还是零下30度,屋里已达到零上10度。
另一部分人在大食堂,边上的大锅炉使屋内保持零上两三度。
在周叔的带领下,李常山与张玉华开始一一敬酒。
小桌摆了4桌,大食堂有3桌,客厅还有1桌是干妈和一群女士一起聚餐的地方,由于新娘未到场,大家也没有动筷,而是聊得其乐融融。
到了客房这里,李常山在每个屋里被灌了几杯酒,总共喝了一瓶。
所幸还没超量,总算是完成了敬酒环节。
把张玉华送到干妈那里,与她又碰了一杯。
干妈开心落泪,感慨终于见到这个年轻人结婚,本以为他会孤身一辈子。
现在张玉华算是家人了,干妈赶紧拉着她的手安抚。
张玉华甜甜地称呼干妈,逗得所有人开怀一笑。
李常山见状也被赶回座位,女同志们要单独进食了。
他也只好快步离开。
回到主桌上,父亲拉着两位长辈一同吃喝,直至下午三点。
父亲被人拉去做客佳木的活动,晚上还要继续喝,可能住在招待所不回来了。
干妈倒是无所谓,这样省事儿多了,不然父亲喝那么多酒,回家折腾一番免不了。
干妈累了一天也可以休息一下了。
众人走后,大家又集合了所有剩饭,这时代很少浪费食物。
即便只有几个菜盘,也能凑起来让中秋三只狗子吃几天。
整理完毕后,帮工青年们也要离开了,干妈一人给了他们一个红色小礼包,这是规矩。
青年们喜出望外,毫不推辞收下。
里面有几个煮鸡蛋、花生、瓜子、松子和几颗糖果,也算是不错的收获。
晚上躺在床上,张玉华为李常山轻轻按摩头部以缓解宿醉带来的头疼。
“玉华……”
李常山睁开朦胧的眼睛,“嗯?师兄……”
“还叫我师兄吗?”
“那……怎么叫好呢?”
李常山轻笑着,“叫我
清晨六点半,林清早早就醒来了,却见师妹方岚还在揉着眼睛,轻声打着呵欠:“师兄,早上好……哎呀,已经是六点半了吗?糟糕,我忘了晨功。”
她突然想起什么,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常师兄,早晨好。”
“嘿,没关系,我们该起来了不是吗?”
林清远笑着说。
“啊,对!昨晚我已经向师父请了三天假,占卜结果也显示批准了。”
方岚轻声解释,然后依偎在林清远的怀里,“再歇会儿,五分钟就好。”
“那不行,奶奶等会要见你这位准媳妇呢。
别忘了一会儿还得给她敬茶。”
林清远打趣地说。
终于,在七点过才看到方岚揉着眉眼缓缓起身,林清远帮她穿上衣服,还细心地梳好了头发。
“很漂亮,”
她说完便满意地笑了起来。
随后二人一起到洗漱间洗脸刷牙。
奶奶坐在餐桌旁和小侄女方宁聊得正欢,不时发出低声浅笑。
林清远带着方岚走近问候:“奶奶,早安。”
老太太伸手摸摸林清远的头,“我的乖孙,今天更帅气了。”
“嘿嘿,奶奶夸谁谁最帅,永远都是最帅的。”
方岚在一旁羞涩地跟上了这一句。
“奶奶早。”
方岚柔声问好。
老太太满意地打量了一番这位新人,“漂亮丫头真让人欢喜。
都起来啦,来吃早饭吧。”
林清远马上响应,“我给大家准备早餐去。”
方岚的小师妹立刻跳出来帮忙,“我也要搭把手!”
早餐丰盛了些许,祖传下来的家风,他们俩点头同意要记住节俭持家的道理。
“爸爸还没有回来,咱们先吃。”
吃完饭,大家收拾了一下,然后方岚递上一杯热茶给老太太。
老太太掏出红包作为聘礼,“这将是嫁妆,好好保管着,以后传承下去。”
接下来是众人的祝贺环节,包括来自北京叔伯们的祝福红包,方岚真诚地道谢。
干妈对方岚温柔地叮嘱了几句话语,无非就是照顾自己和新婚生活上的事,“记得多添几个可爱的小宝贝啊。”
午饭后收拾完毕。
干妈和赵常山商量起关于带小师妹进城上学的想法,考虑到她的大食量,决定还是先留她在身边观察一段时间,免去了后顾之忧。
林清远回到房间拉着方岚,告诉她一个消息:自己为她准备了一些粮食储备,以防将来需要支援小师妹时所用。
干妈听了十分欣慰地点点头,最后叮嘱这对年轻的夫妻要好好规划未来的生活。
李明赶紧催促道:“快上楼去吧。”
“嘿……义母眼光真厉害。”
李明笑道。
但义母只瞪了他一眼,没理睬他,只是呆呆地站在门口,目光随着院子里跑来跑去的鸡们流转。
李明上了楼,见到苏瑶正在整理房间。
她涨红了脸收走了昨晚用过的床单,又换上了一条新床单。
新的被罩也是淡青色带花的,苏瑶觉得比那艳丽的红色要好看得多。
一切布置妥当后,整个房间也显得明亮不少。
李明进屋时,苏瑶正站在窗前欣赏远方的冬日风景。
李明轻轻地走到她身后,抱住了她的纤细腰肢,那是一个手能轻松绕一圈儿的细腰。
谁也不会想到这看似柔弱的小腰里藏着无尽的力量,带动着一对如春燕般轻盈的 ** 。
“在看什么?”
李明温柔地问。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在看看风景,以前很喜欢站在山顶上看远处,经常发呆呢。”
苏瑶轻声答道,依偎在李明怀里。
“我有时候也这样。”
两人静静地依靠着彼此,享受着这片刻宁静。
突然,李明打破了沉默。
“瑶瑶,刚才义母跟我提了一件事,是关于师妹的。”
“嗯?什么事?”
苏瑶抬头询问,满脸认真。
“想让师妹去京城读书几年,等学到知识后再回来。
你觉得如何?”
苏瑶略一思考,点头道:“既然是你们为她好考虑的,那就照这个主意来吧。
不过师妹吃得可不算少,会不会给义母家添麻烦?”
“别担心,走之前带上200斤面粉、100斤大米和200斤玉米面,500斤粮食足以让她吃到秋收时分。
那时我们可以再寄粮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