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刘邦宴

军营的一间屋子里。

五十多名士兵正在这里接受一个教书先生的教导。

教书先生身后,有一块木板,边上还有一些特制的煤炭,用以充当教学工具。

随着军队的改编和各项组织结构的变化,原本大字不识一个只要武力强就可以当兵的规则,也开始受到影响。

除了体力、作战方式、武器装备的变化,每个士兵还至少要知道一些字。

自己的名字,自己部队的番号,以及一些紧急情况下或者特殊情况下需要用到的字。

看在这个时代,识字的人真的很少。

以至于这些教书先生教导这些士兵后,这些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秦悍卒们,居然有了害怕的东西——上课。

“这个字的笔画结构和顺序就是这样,怎么样?很容易吧!”

中年先生对着底下的人说道。

五十多名士兵沉默了一下。

容易?

这是在说反话吗?

“怎么?还是不懂?”中年先生试探问了一句。

底下的士兵们脑海里闪过一个同样的念头:先生你看懂了我们的表情,没看懂我们的脑子……

“不是,一个‘危’字有这么难懂吗?”

一个字确实不难懂,可是我们这么多天内要学几十个字,这……

对了,前天教的字是什么来着?

“你们简直是我教过最差的一批!”

门外。

透过缝隙看着屋内教书先生那无奈的咆哮,李二郎默默离开。

隔得远了,这才看向伍平:“军中的识字,有难度?”

伍平停顿了一下:“现在军中有句谚语:宁做武夫、不做文人。”

“……”

“不过有个好处。”伍平笑了笑:“现在士卒们宁可去训练也不想上这课了。”

伍平虽然说笑着说的,但李二郎大概能想得到真实情况。

以现在识字率来说,这些士卒哪怕以前有过功劳、会一些字,如今短时间让他们学这么多,恐怕也会怨声载道。

可他也能想得到,恐怕以后随着军队的改变程度越深,士卒需要认的字也越多。

……

从军营回来后,李二郎就投入到了工作中。

好在他之前就是副郡守,这次直接接了他爹的班,许多工作也都很熟悉。

只是……

“郡守,那些商人……?”

李二郎想了一下,对刑局局长说道:“全部抓捕,并且将所有罪名罗列。”

“所有罪名?”

“是。”

刑局局长点了点头。

反正朝廷府衙里那些大官暂时也没证据,小官抓了也没用,这罪名好像也只能扣在他们头上。

可李二郎并不全是这样想的。

当晚,他邀请了郡里所有局长级官员和两个副郡守,在当初刘邦宴请他们的那个酒楼摆酒。

只是他们来的时候,表情都有些不自然。

因为李二郎订的包厢,也是当初刘邦开的那个……

上一次,他们就是在这里被摆了一道。

这次怕不是……

“恭喜郡守转正啊!”

“来,恭喜……”

李二郎接受了他们这第一杯酒的庆贺,随即笑容消失。

“诸位真是这么想的吗?”

“自然!李郡守跟随文忠候在蜀地良久,立下莫大功劳,如今子承父业难道不是可喜可贺吗?”

“那我想杀人,诸位会同意吧?”

“……”

气氛寂静了一下。

杀人?

难不成是在我们?

靠近门口的几个局长紧张的看了看门口。

下一秒,几个玄衣卫忽然冲了进来。

其他人一阵恍惚——此时此刻,和当初刘邦坑他们那一次,何其相似?

这又是一场‘刘邦宴’?

“李郡守,这是什么意思?”

“小意思。”

“小意思是什么意思?”

“就这个意思。”

“谁的意思?”

“我的意思。”

下一秒,李二郎从一个玄衣卫手中接过了一份文件:“这是一份违法商人的名单,本官已经让人去抄家、抓人了,待会就会有人来回报,本官和你们一起在这等着,看看会不会从他们那查出点什么。”

“本官新上任,还是希望能和诸位一起共事的,但王命在此,希望诸位好好配合。”

说完,李二郎就静静地端着酒杯喝着。

其他官员虽然脸色还是有些不快,但暗地里却已经放下了心。

那些商人都是靠着家中其他人联系、运作的,绝对扯不到自己身上,那些人本来也该被放弃了,被抓了就抓了吧。

如果有谁居然把和自己有关的东西放在那些小商贩那里,那其他人也无话可说。

蠢到这个地步的官员,被抓就抓吧,别哪天害了自己。

于是众人都安静的等着,谁都不着急。

李二郎也知道抓那些人影响不了这里的几个大贪官,可态度必须要有的,不然这些人太放肆了,怕是会影响到大局。

唉,要是之前秦国能早进行一些识字教育,让百姓中识字的人多起来就好了。

时间在李二郎的叹息中度过。

当刑局一个副局长和一个玄衣卫之人一起来报时,众人的心都落到了肚子里。

确实没有找到和这些局长的联系,倒是又抓出了一些不法商贩,其中甚至还有外郡的。

当李二郎回到家中后,李冰正坐在屋子内烤着火等他。

“新官上任,这个下马威还不错。”李冰夸赞了一句,李二郎苦笑着摇了摇头:“只怕是管不了多久,他们又会想着伸手。”

“无妨。”

随着卸了官职,李冰好像把所有压力都放下了。

“该他们吐出来的时候,他们会连本带息的一起吐出来的,依大王的脾气,怕是他们的家族都不能幸免。”

“爹,您真的不去咸阳吗?”

“没几年好活咯,老夫这把老骨头,应该还能留在蜀郡再替大王做件事。”

李二郎满面疑惑,什么事?

您老不是该颐养天年了吗?

……

月氏国。

王城。

随着秦国第一支大型商队的到来,月氏国王城外的‘秦国领土’上,一场盛大的商品展览会也在进行着。

这是由秦国驻月氏大使馆主办、秦军驻月氏分队协办、月氏王宫支持的一场展览会。

由于这片地早被划给大秦了,所以这商税由大使馆代替朝廷征收。

展览会上,许多月氏贵族正拖家带口的前来逛着。

由于秦国的强势,这个展览会的治安由秦军驻月氏分队的数百甲士、跟随这支商队而来的三千秦军一同负责,月氏人进来参观时,不允许带兵器和刀剑以及护卫进入。

这对于许多月氏贵族来说是一件大利好。

因为至少在这里,他们不用担心随时可能被政敌杀死。

展览会中的一个位置前,乔装了一番的月氏王和月氏大王子看着面前的东西,双双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