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场大战
七日后,流沙城外,安远和赵喜儿站在城门前翘首以盼。
一旁的董万山,有些忧心忡忡的。
赵国公马上就要来了,他们三个人也不敢怠慢了,所以亲自过来迎接,至少不能让赵国公找到发难的理由。
董万山很是担心,王爷抗旨不回,无视皇帝二十道圣旨,也是开了先河。
赵国公定是皇帝派来的,就是不知道带了多少赵家军。
如果真的打起来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顶住。
赵国公可不是吃素的,那是大乾的定海神针,有赵国公在,就算王爷真的要造反,也很难做到。
这就是赵国公的实力,也是赵家军的实力。
当初倭人打到了南境,要不是皇帝对赵国公有所忌惮,不敢动用赵国公和他的赵家军,倭人也不可能如此嚣张。
瞧着安远和赵喜儿还有些期盼的样子,董万山还有点儿无语。
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至少有他们两个人在,赵国公也要掂量掂量吧。
但很快,董万山哭笑不得地发现,安远脸上的笑容有些僵啊,而且还有冷汗。
这家伙,也不是表面这么淡定的,心里比他还慌。
“安兄,你没事吧?”董万山问道。
“啊?我吃过了。”安远回答的是驴唇不对马嘴。
赵喜儿扑哧一笑,“人家问你有没有事,夫君不要这么紧张,义父他是凶了一点儿,但其实心里很善良的,放心吧。”
“善良?”安远和董万山两个人同时惊呼。
赵喜儿有些好笑地说道:“你们两个只要不招惹义父,义父不会为难你们的。”
安远和董万山苦笑一声,他们哪里敢招惹啊。
这个时候,一队人马出现在视线范围内。
来了!
董万山和安远立马严阵以待,赵喜儿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了。
在安远看来,哪怕是赵铁男,都不会有赵喜儿这般轻松自在。
很快赵国公骑马而来,还没有到跟前呢,赵喜儿就飞奔过去了,安远连忙提醒道:“夫人慢些!”
如今赵喜儿可是有了身孕的,可不敢这么跑啊。
赵国公看到这一幕,也立刻跳下马,看到赵喜儿同样满脸喜悦,脸上浮现出极为少见的慈爱和笑容。
“女儿见过爹!”赵喜儿就要跪在地上行礼。
赵国公立马将其拖住,“你知道爹不喜欢这一套的,你怎么瘦了?是不是安远那个小兔崽子欺负你了?”
不等赵喜儿开口,赵国公就喊道:“安远,给我滚过来。”
安远不敢怠慢,连忙跑了过来,“见过岳父大人。”
“少来这一套,我问你,喜儿怎么这么清瘦?你干什么吃的,当初是怎么答应我的?”
“今天看我不打死你。”
安远苦笑,但也没有反抗的意思,反正赵国公来了迟早都会打他一顿的,也无所谓了。
但赵喜儿又哪里会舍得心爱的夫君被打,她可是十分清楚赵国公打起人了,就是亲儿子都要三天下不来床的。
“爹,不是安远的错,是女儿有了身孕之后,吐得厉害,吃不下饭,这才瘦了些。”
赵国公满脸惊喜地看着赵喜儿,“你有身孕了?我要做外公了?”
赵喜儿会心一笑,“爹,以后我孩儿要是出世了,你可不能打他。”
“不打,不打。”赵国公满口答应。
安远却十分担忧,有赵国公这样一个霸道的外公,肯定少不了挨打的。
但也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个惊喜在,赵国公已经忘了要打他的事了。
这时候董万山走上前来,“见过赵国公,一路辛苦,请国公大人进城歇息吧。”
赵国公直接一脚踢过去,“你又是哪个?秦王那小混蛋呢?”
董万山被踢了个正着,但依旧没有退缩,“秦王不在流沙城,不过王爷已经交代过,国公大人前来,让我等好生招待。”
瞧着董万山受他一脚还不畏惧的样子,赵国公有些惊讶。
“有几分胆色,你在那小混蛋手上就任何职啊?”
董万山抱拳,“先锋大将!”
“恩,这小混蛋眼光倒是不错,以后跟着我吧,做我赵家军的先锋如何?”
如果换作以前,董万山听到这个邀请一定会激动地大跳起来,可是现在,董万山没有丝毫心动。
“多谢国公大人抬爱,王爷待我不薄,末将又岂能忘恩负义!”
“哼,还从来没有人拒绝过我,你可知拒绝老子的下场?”赵国公目光西历地盯着董万山。
董万山不卑不亢地说道:“我乃秦王麾下先锋大将,敢问赵国公有何指教。”
开玩笑,他是苏离的人,赵国公地位再高,那又有何畏惧。
今天要是怂了,丢的不是他董万山的脸面,丢的是秦王苏离的脸面。
这一刻,董万山也是豁出去了。
赵国公微眯着眼睛,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安远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但还是站出来,挡在了董万山前面,“岳父大人息怒,董万山只是性格直了些,并非对岳父大人不敬。”
“滚一边儿去,还轮不到你来求情,惹了老子,老子连你一块打。”
那边赵喜儿也想求情,但安远却对赵喜儿使了个眼色,示意赵喜儿不要出声。
这已经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两方的对垒,立场的冲突。
虽说赵喜儿出面的话,可以让赵国公暂时收起怒火,可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安远也不想让赵喜儿为难。
赵喜儿冰雪聪明,当然明白安远的意思,最终也只能无奈叹了一声,只能祈祷双方千万别真的打起来。
这个时候,赵喜儿回头看了一眼,主要是想看看这一次赵家军来了多少人。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赵国公居然带了一万的赵家军。
虽说这一万赵家军,对眼下流沙城六万兵马来讲差距很大,可赵喜儿深知赵家军的厉害。
而这一万赵家军,明显是已经足够打仗用了,也就是说,赵国公此次前来,是真有可能动手的。
董万山和安远也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正因如此,二人更加不能退缩。
气氛凝固,一场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