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脑补帝重生太子×恶毒蠢笨小太监(11)

    打开早已看过一遍的书信,李鹤假模假样地阅读起来。

    他余光落在温锦年的脸上,眉心忽然皱起。

    本以为温锦年会露出紧张或者是其他表情,却不想他就那样乖巧的低头站在那。

    李鹤眉头皱的更紧了,不应该啊。

    是自己表现的还不够严重吗?

    想到此,他低咳一声。

    温锦年抬起头,面露迷茫。

    李鸢应该没写什么让他感觉为难的信息才是。

    至于把李鸢从当前的困境中解救出来,的确是有困难。

    可对李鹤来说,这点困难就像是王先生的小目标一样容易达到。

    总不能他是想趁机讹诈李鸢吧?

    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

    毕竟李鹤可是比吊路灯的资本家更黑。

    想到此,温锦年只能配合发问:

    “殿下,是三殿下写了什么内容让您感觉为难了吗?”

    他问了!

    果然很在乎孤!!

    李鹤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

    就是莫名的开心,莫名的……爽!

    低咳一声,他故作深沉道:

    “这倒是没有,只是涉及到巫蛊,对象还是父皇,想要把他救出来要费点心思。

    我虽然是太子,可不过表面风光,处境同样艰险。

    上下都有眼睛盯着。

    搞不好,这太子之位都会丢掉……”

    李鹤一遍随口瞎编,一边观察温锦年的表情。

    见温锦年面容呆滞,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这,这么严重的吗?”

    李鹤郑重点头。

    又怕温锦年会怀疑自己办事儿能力,他又忙补充:

    “若是没人你捣乱,这件事其实也算好办。”

    “谁会捣乱?”

    李鹤走到温锦年面前,屈指在他额头上敲了一下:

    “除了孤的二弟,还能有谁。

    这件事说不定就是他做的。

    这可是他的惯用计俩。

    要不是我东宫防守严密,赶明父皇带人来搜,只怕我这里也能找出点跟巫蛊有关的东西。”

    温锦年面色复杂地看着李鹤。

    你这东宫都快成筛子了,还防守严密呢?

    不过这话是断然不能说的。

    真要说了,李鹤估计就恼羞成怒了。

    李鹤对上温锦年的眸子,一眼看穿了他内心的吐槽。

    他不但不觉得生气,相反,李鹤心里不胜欢喜。

    锦年在内心吐槽自己,说明没把自己当外人。

    这是好事儿。

    不过他可没忘了你正事儿。

    “锦年从前是跟孤三弟的吧?”

    温锦年看着李鹤将那封书信烧掉,微微颔首:

    “回殿下,是的。”

    “若是孤替三弟翻案,锦年是要回到三弟身边,还是继续待在孤身边呢?”

    这个问题把温锦年问懵了。

    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以原主的性格,定然是要回去跟李鸢的。

    但李鹤这边还有任务。

    温锦年想了想,认真回答:“奴才现在是殿下的奴才。”

    李鹤几乎掩盖不住嘴角的笑意。

    孤就知道。

    孤在他心里肯定是排第一位的!

    毕竟孤可是他唯一的攻略目标。

    不过攻略目标是一回事儿,喜欢又是另一回事儿。

    他不想锦年只当他是攻略目标。

    他想让锦年喜欢他。

    虽然锦年似乎已经很喜欢自己了,但不够,远远不够!

    温锦年见李鹤不说话,不知道他又在想什么,刚低下脑袋,就听李鹤道:

    “该用午膳。”

    这个话题转移的猝不及防,温锦年摸不准李鹤到底是什么想法。

    但还是乖乖跟在对方身后去了膳厅。

    和从前只摆一副碗筷不同。

    男人手边添置了一套差不多的碗筷。

    “来洗手吃饭,今天中午有胭脂鹅脯,你应该会喜欢。”

    温锦年洗过手,跟着男人入座。

    吃过饭,温锦年本想回房休息,却被男人按在书房后面的小隔间里。

    说是小隔间,却比他的房间还要大上一些,房间里放着新鲜的水果,靠窗的位置放了一张榻,往外看去,碧绿的湖水波光粼粼,杨柳下垂,景色倒是是以绝。

    这边跟李鹤议事的大厅只隔了一道纱质屏风。

    图案放的是宋徽宗的《瑞鹤图》。

    隔着屏风看人,看的并不十分真切,影影绰绰,只能看到李鹤那一抹鲜红挺拔的背影。

    比起玄色,他穿红色更明艳也更张狂。

    隔间里灭没有其他人。

    温锦年随意靠在榻上,拿起小机上李鹤看了一半的书。

    出乎温锦年的意料,不是什么兵法,也不是什么经典,竟然是本市面上流行的画本子。

    还是插图模式。

    温锦年从头翻阅起来,外间时不时传来议事的声音。

    都是本该皇帝亲自处理的家国大事。

    可此时,却全部都在东宫商议。

    如修葺长城、拓宽水渠、官路修整、再有农业详情以及各种税赋。

    这些问题里藏着很多隐形雷区。

    做决定的时候很容易忽略。

    然而李鹤总能将瞬间抓住重点,将容易出错的雷区安稳协调度过。

    温锦年的注意力不自觉地从话本上转移到了李鹤的身上。

    说起来,李鹤在原本的世界就是千古一帝般伟大的存在。

    他出身不好。

    却隐忍守拙十余年,只等皇帝驾崩,得到自己的封地后,起兵造反。

    来到这个世界的他,情况比起原本的世界只差不好。

    他册封太子那一年,整个李朝几乎已经崩塌。

    皇室贪腐,上行下效。

    连年灾害,民不聊生,信仰崩塌,叛乱四起。

    说来就连他的太子位,都是皇帝推出来做替死鬼的。

    三年旱灾,徐州、青州等重要粮食产地已经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

    到了这个地步,要设祭台,皇帝亲自祈雨。

    然而皇帝也知道自己昏庸无道,怕祈雨无果,便册立了太子。

    他不舍得自己的二儿子面对百姓刁难,便推出了先后所生的李鹤,让他继太子位,去祭台祈雨。

    却不想,李鹤真求到了雨。

    本来该是借机除掉李鹤,却误打误撞,稳固了李鹤的地位。

    皇帝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心情自然不悦。

    于是派给李鹤的任务越来越难。

    然而不管多难的任务,到了李鹤手里总能迎刃而解。

    他手段够狠辣,偏又能笼络住人心。

    加上一桩桩一件件正事儿办下来。

    声望已经压倒了荒淫无道的老皇帝。

    也不怪他看不上旁人。

    优秀的人总是有特权的。

    倏然,温锦年又想起了昨晚李鹤说的那句“别闹”。

    他到底把自己当成谁了?

    他又和谁上过床?

    正想着,温锦年看见吉祥进来送茶果糕点。

    他放下手里的画本子,走到吉祥面前:“吉祥公公,能问您件事情吗?”